“第一书记”到村,村里有了主心骨,群众有了带头人。致富有方向、创业有底气,富民兴村才能行稳致远。通过开展送技下乡、法律援助、外出学习等共驻共建活动,不断增强群众对富民兴村的信心和勇气。派驻单位与驻在村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精准对接富民兴村的意愿需求,确保精准对接、高效服务、互利共赢。 ——刘仁萍
让传统村落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生机,需要激发各地村民参与保护利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传统村落的内生动力。为此,可以根据传统村落不同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明确村落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时序,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径,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利用的多元发展模式。 ——臧梦雅
对农村老年人的关爱照护,尤其是高龄、孤寡、失能、半失能等弱困老年群体,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为老服务,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方法,不仅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紧急救助等基本养老服务,还以综合性和整体视角介入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关注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状况,精准有效地解决农村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 ——刘青
土特产里大有文章可做,将乡村地名与当地特色产业联结起来,如农产品、手工艺品、旅游项目等,打造乡村品牌,推动“一村一品一特色”,为乡村经济赋能。发挥地名产业价值,通过地理标志性农产品的认证,提升农产品的品牌价值,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创新地名宣传推广,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开特色产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新市场、新局面。——修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