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 日前,笔者走进位于甘谷县的天水步隆服饰有限公司就业工厂生产车间,只见机器运作井然有序,工人们分工明确,裁剪、缝纫、熨烫、检验、包装……一派繁忙景象。
图一,生产车间
图二,认真工作
在熨烫流水线上,来自新兴镇的村民王明忠正在忙活着赶制出口的工装订单。“工资按计件算,每月能拿到5000左右,家门口有这样的工作,收入稳定,又可以照顾老人小孩。”在外打工八年多的王明忠对这个家门口的服装厂深有感触。
如今服装厂吸纳了周边村庄400余名附近群众就业,“为了让新人快速上手,我们厂对新加入的员工进行带薪培训。除了缝纫、熨烫等工序需要学习技术外,剪线、包装等工序更容易上手,岁数稍大些也能干。”该公司负责人张新胜说。
笔者在问及员工的感受时,大家都认为,在这里上班最大的好处就是离家近,骑电动车10分钟就能到厂,能挣到钱还能顾好家。
近年来,甘谷县认真谋划,持续发挥就业工厂(帮扶车间)价值,努力把就业工厂(帮扶车间)打造成促进稳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带动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助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稳增收。
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乡村就业工厂(就业帮扶车间)109家,其中乡村就业工厂26家,就业帮扶车间83家,涉及服装鞋类、毛织、电子装配、农业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木雕、种植、食品加工、果筐加工等15个产品类型,共累计带动就业5000余人,其中已脱贫劳动力1800余人,务工群众月工资2500元左右,年均收入2.5万元以上。
甘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说,“我们通过扎实激活农村产业、引企入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把就业机会直接带到群众家门口,为周边群众创造了就近就地打工挣钱的机会,做到了看家、务农、打工三不误,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稳定增收,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黄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