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常调相:带领村民增收的“领头雁”
2023-08-08 10:48:58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微信图片_20230807163751.jpg

常调相帮村民给果树拉枝。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文/图

“很累,但有些事是没有止境的,不能停下来。”说这句话的,是静宁县李店镇常坪村党支部书记常调相。

如今的常坪村,是小有名气的网红村,产业兴旺,乡村美丽,还获得了全国第三批“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有了“国字号”金招牌。

这位带领村民富裕起来的带头人,依然停不下忙碌的脚步,尤其对于苹果产业发展,他似乎有一种“执念”,这份“执念”背后,是一位致富“领头雁”的不忘初心。

近日,记者来到静宁县李店镇常坪村,探访常调相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故事。

盛夏的常坪村,层层梯田,果树萦绕,一幅产业兴旺,群众安居乐业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炎炎烈日下,常调相正在果园里吊袋、扭枝、除草……精耕细作他的致富园。作为村支书,他不仅要管理好自家的果园,为村民们做好榜样,更要将自己的务果经验和技术传授与村民。

产业兴,农民富。近年来,在常调相的带领下,常坪村通过技术改良、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举措,种植的苹果个大、色艳、病虫害少、口感醇香,品质独占鳌头。村民常巧刚便是技术改良后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说起苹果产业带给村上的变化,他便感慨连连。

常调相说,经过这几年培训,果农都知道通风透光的重要性。村里在采取老果园间伐措施后,果园的通风透光性明显好多了,加之科学施肥,几年来全村苹果的品质提高了,价格也比以前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比以前富裕。

常坪村有134户,现有挂果园面积2100亩,2022年,全村苹果产量达4000吨,产值达3200万元,人均果园收入2万元以上。

“我家种了15亩果园,近几年每年套十七八万个果袋,收入20万元左右,今年由于霜冻套得比往年少点。”常调相说。

村支书肩负着一村人致富的使命,掌舵着全村人行驶的船头,集使命与责任于一身。

“在常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村的果园种植比较多,我也种了10亩果园,一年收入相对稳定,能达16万元。”常坪村村民说。

几年来,常坪村村民坚持不懈发展苹果产业,老果园改造,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村里以前的旧房变成了现在的小二层,村民都开上了小汽车,现在是产业旺,钱袋鼓,日子美。

做强做大苹果产业,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近几年,李店镇配强常坪村两委班子,常坪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硬化村组道路3.6公里,使用公益性岗位常态化对庄前屋后的环境进行清理清洁,同时通过发放有机肥和地膜,鼓励老百姓对果园进行精细化管理,助力老果园改造提质增效,延伸苹果产业链,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现如今,说起常坪村的变化,最让常调相自豪的是,村里有100户村民开上了小汽车,90%村民翻新了房子,超过20户村民在县城买了楼房……常坪村的一一变化,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谈起今后村上的发展,他说:“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了才是富,以后我们村两委班子多到群众中间走动,让群众都参与全村的公益事业,积极整治村庄环境,种好苹果,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