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手机荧屏,我看到了老家的雨。
朋友圈里一片雨声,我确定这是老家的雨。熟悉的大山,熟悉的小河,熟悉的村庄。久违的雨,包围了整个老家,烟雨朦胧,湿漉漉的,我有些欣喜。我分明是听到了小雨淅淅沥沥的声音,嗅到了雨水和着泥土清新的味道,看到了干渴的禾苗咕噜咕噜喝水的贪婪样子。
欢迎光临!你到底还是没有忘记我的老家。感谢雨水!你到底还是拯救了嗷嗷待哺的农作物。
雨景刷屏了抗旱的报道,雨声掩盖了朋友圈的呻吟,我不想放下手机,我想多看看这老家的雨景,多听听这老家的雨声。
老家是个干旱地区,祖祖辈辈的人们在缺少雨水中煎熬,在缺少雨水中祈盼,在缺少雨水中绝望。最后咽下的不是雨水,是自己苦咸的泪水。
老家有多么需要雨,有多么盼望雨,这辛酸的味道只有老家的人自己知道,别人是体会不到的。老家的人已经饥不择食了,听说什么地方下冰雹了,他们也羡慕,没有雨,下点冰雹也行。就是下点冰雹也是奢侈,冰雹融化了也是水。
老家的人们视雨如油,视雨如金,视雨如命。他们盼望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年当中,他们说得最多的是雨事。一辈子当中,他们想的最多的还是雨事。
老家的人们有很多带雨水的名字:雨来,水生,水水,海海,这每一个人名,都寄托着自己最朴素的情感。
老家的地方有很多带水的称呼:苦水掌,叫水梁,红崖洼,这每一个地名,都刻录着父老乡亲最痛苦的记忆。
老家有很多关于水的故事。老祖先在沟边有水的地方居住,他们考虑的第一件事情是水,其次才是吃饭的问题;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时候,考察的第一个问题还是对方家里有水吗;老去以后埋葬,还是要请个先生看风水,以保佑后辈儿孙幸福生活。
雨在天地之间密密地斜织着,大山里,开始腾起来的是一片土雾,后来腾起的是一片水雾,地上,溅起了无数个酒窝,一个个涟漪像花朵一样绽放。树木、禾苗静静地享受着雨水的宠幸,偶尔轻轻地伸伸枝叶,表达着对雨水浓浓的谢意。
时令已经入伏了,气温越来越高,热气蒸腾,酷热难熬。看着老家下雨了,心里面突然袭过一丝凉意,简直太爽快了。
手机屏上,几个小蝌蚪摇着尾巴,兴奋地游动,什么时候,我的手机也下雨了……(张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