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静宁:乡村和美景色新
2023-07-05 17:09:19 来源:甘肃农民网

甘肃农民网讯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马永宁 文/图)今年以来,静宁县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开展乡村规划引领、示范创建、环境整治“三大行动”,全力实施基础建设、公共服务、数字乡村“三大工程”,扎实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画卷。

GetAttachment (5).jpg

双岘镇双岘村乡村振兴示范点 王服邦摄

聚焦规划引领“绘蓝图”

按照“全域推进、全面振兴、逐村规划、因村施策”的总要求,制定印发《静宁县乡村建设行动工作方案》,精准绘就乡村建设“施工图”“路线表”,让基层操作有章可循。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机遇,精准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科学编制行政村“一村一策”乡村建设年度计划181个、谋划支撑项目752个、概算投资16.16亿元。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目前145个集聚提升、特色保护、城郊融合等发展类村庄规划已全部落实编制计划任务。

GetAttachment (6).jpg

司桥乡现代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园示范点 胡悦摄

聚焦示范创建“树标杆”

立足自身发展实际,紧盯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对照全省“5155”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内容和验收标准,全力打造葫芦河流域城乡融合型、S222线种养循环型、甘四公路基础提升型、静秦公路产业贯通型4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整体布局,努力实现资源共享、环境共治、项目共建、农民共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果乡幸福。今年整合各类资金1.35亿元,精心抓建界石铺西川、雷大兴坪等3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目前农作物晾晒场、太阳能路灯安装等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119万元。

GetAttachment (7).jpg

S222线乡村建设暨乡村治理示范带 王服邦摄

聚焦环境整治“提颜值”

全面推行“积分制”模式,通过联结“巾帼家美积分超市”,采取“一月一兑换、两月一活动、一季一奖励”方式,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卫生保洁、村容村貌整治等村内公益性事务,推动形成人人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充分发挥“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公岗人员包区域、农户包院落”的环境卫生“四包”责任制,积极开展美化乡村行动,同步开展“旬督查、月通报”,努力打造清洁村庄。目前积极运转废旧农膜和垃圾回收网点25个,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150吨、村内沟渠1150公里、乱搭乱建3600处,改造农村户厕2150座,乡容村貌持续向美。

GetAttachment (8).jpg

古城镇胡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胡悦摄

聚焦乡村基建“夯基础”

持续开展村社道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连片成网进社入户,硬化自然村组道路121公里、巷道38万平方米。全面实施2023年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规划埋设各类输配水管道742公里、维修改造入户5821户。大力实施“点亮乡村”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1630盏。全面推进通信工程,实现县域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5G网络覆盖率达到35%。积极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改造“六类重点对象”农房126户,搬迁雷大、仁大、治平3镇104户394人,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聚焦公共服务“强保障”

统筹推进优质均衡、城乡一体发展的义务教育,新建第五幼儿园、平凉机电工程学校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项目,维修改造乡(镇)寄宿制学校校舍附属设施,增补学位1080个、园位450个。紧盯医疗机构“三个一”、医疗人员“三合格”、服务能力“三条线”标准,对1个县级公立医院、24个乡镇卫生院和333个行政村卫生室实施基本医疗稳定达标动态监测,配备执业(助理)医师393名、全科医生120名。积极建设“村级互助幸福院”,改造治平雷沟小学、八里高城寨村部建设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个。强化基层文化阵地管理,开展非遗展演、全民健身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200余场次,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聚焦数字乡村“惠民生”

充分利用国家乡村建设信息监测平台,全面采集333个行政村和9.74万农户(不包含主要在城镇、城市居住的农民)的信息,为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提供数据支撑。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创新“互联网+政务+金融+生产生活+N”模式,研发方便群众生活生产的微信小程序,架起干群联结“数字”桥,开启农业生产“智慧门”,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基层干部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赋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八里、贾河、司桥等7乡镇实现村民事务“云上办”,累计办理群众举报投诉128件。


责任编辑:程晓晶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