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厕所革命”为幸福生活加码
2023-06-26 16:13:03 来源:甘肃农民网

甘肃农民网讯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芳艳 文/图)“以前用石棉瓦就随便搭个棚,夏天蚊蝇乱飞,臭味难闻,冬天冷得蹲不住,真的不方便。”谈起以前的家里厕所,静宁县甘沟镇响河村村民闫公良满脸嫌弃。

GetAttachment (9).jpg

技术人员给村民讲解电动覆土干湿收集式”卫生旱厕的原理

“幸福不幸福,厕所算一桩。”厕所革命惠及民生,更影响群众的生活品质。近年来,静宁县将“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秉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原则,以乡镇为单位确定改厕示范点,优先向乡村振兴示范村、农业高效示范片带、产业优势集中区域倾斜,全县30个整村推进改厕示范村和30个乡村建设示范村户厕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夏至时节,走进静宁县甘沟镇响河村,沿途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农户门前小菜园里,更是散发出阵阵菜香,俨然一幅幸福美丽新农村盛景,目前正在响河村实施的“电动覆土双坑堆沤式”卫生旱厕和“电动覆土干湿收集式”卫生旱厕为这个原本干净的村庄更是擦亮了一抹乡村振兴底色。

在厕所革命推进中,静宁县坚持因村制宜,由农户自愿选择改厕模式,宜旱则旱、宜水则水,采取企业统建和农户自建两种模式,实现了从“让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闫公良就是静宁县实验示范推广“电动覆土双坑堆沤式”卫生旱厕“我要改”中的受益一员。

问及改厕的经过时,闫公良滔滔不绝讲起了“让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农村本来就是旱厕,现在还要改成旱厕,刚开始真是不愿意。”闫公良说,后来看着邻居们在修建,我就过去观看,贮粪池盖子也盖得严实,有排气筒换气,关键也不占地方,还干净方便。

GetAttachment (10).jpg

闫公良家新改的厕所。

说起目前正在推广实验的这两类卫生旱厕,同村村民闫满良也表示,从宣传到修建乃至建成,他参与了改厕的整个过程,“一个小小的按钮,用手指轻轻一压,挂在厕所外面墙体上的土斗就自动出土覆盖,真的方便干净卫生。”

据悉,这两种旱厕主要是通过使用“自动覆土器”有效解决普通卫生旱厕便后揭盖覆土、粪污腐熟周期长等问题,同时实现了便后“一键覆土”,让粪便清理更方便,达到生活粪污有效利用的目的。同时技术人员当场点纸试验使用“工”字形多孔吸气管抽排效果,让老百姓现场看到臭气抽排效果,引导老百姓共同参与实验,共同分享改厕技术带来的成果。

“厕所革命”工作开展以来,静宁县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首创精神,结合全县卫生旱厕使用实际情况、农户需求,经过多次试验示范,今年主要在司桥乡司桥村和甘沟镇响河村示范推广“电动覆土双坑堆沤式”卫生旱厕和“电动覆土干湿收集式”卫生旱厕共计15座。

GetAttachment (11).jpg

村里环境优美。

据技术人员介绍,“电动覆土双坑堆沤式”,主要利用贮粪池收集厕所粪污,两池轮换使用,一池使用时另一池的粪便堆沤发酵,相比较于传统旱厕,粪污能更好地实现无害化处理,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电动覆土干湿收集式”旱厕,则通过采用电动覆土,利用粪尿(干湿)分集便器,将尿液收集于贮尿桶,粪便收集于贮粪池内,粪便经过常温发酵、二次堆肥,能使粪污更快地腐熟,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

如何在全县进行推广,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我们将继续结合当前我县农村户用卫生旱厕使用情况,依托本次试验内容和试验成效,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创新技术方法,不断完善卫生旱厕建设标准和技术要点,为后续改厕工作积累经验,奠定基础,为农村户厕后期粪污无害化处理提供方便,为全县改厕工作高质量发展献智出力。”静宁县能源办主任何彦军介绍说。

建设美丽乡村,村庄人居环境是关键,群众住得是否舒心,如厕更是关键中一环。静宁县将打造美丽乡村与厕所革命同步推进,既要面子美又要里子厚,促进乡村“颜值”再提升,让农村真正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责任编辑:程晓晶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