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陇西:怀揣良策共谋发展牛气足
2023-03-23 10:42:43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爱平 崔翔龙

微信图片_20230322152627.jpg

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崔翔龙摄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爱平 崔翔龙

仲春的早晨乍暖还寒。天刚亮,陇西县渭阳乡林家坪村的王忠老人走进牛棚,为10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添料加水。

今年66岁的王忠老人多年来一直以养牛种粮为业,但养牛只为耕地,种粮只为口粮,收入有限。“去年3头牛犊卖了4万元,今年最起码能出栏5头以上。”谈及这一切变化的缘由,老人笑呵呵地说:“这多亏小马帮忙!”

王忠老人口中的“小马”是渭阳乡政协工作站协商议事会成员马逞。2022年渭阳乡政协工作站召开座谈会时,提出协商议事会成员要主动深入农户调查研究、收集议题,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马逞第一时间进入林家坪村走访调查,收集大量群众诉求,对王忠老人的期盼也了如指掌。

2022年,林家坪村新增养牛示范村项目。借助政策,马逞帮老人盖了12米长的标准圈舍,引进和改良5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开启了养牛发展之路。今年年初,老人的养殖规模已扩大到10头。

“家有三头牛,生活不用愁。”在渭阳乡,像王忠老人这样依托当地牛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村民还有很多。而提及渭阳乡牛产业的发展,所有人都会提到一群人——渭阳乡政协工作站(室)的委员们。

发展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尽管有项目支持,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还会遇到种种困难,渭阳乡政协工作站(室)多次召开委员座谈会议,并深入一线和农户深入沟通,寻找养殖产业发展中百姓存在的实际困难。同时,采取就近就地的原则,以5-10户养殖户为标准,成立养殖网格化互助小组,以强带弱,让畜牧技术人员包干到组,定期不定期开展防疫技术培训。仅2023年以来,乡村两级政协工作站(室)55名人员共走访农户520人次,征集汇总意见建议20余条。

这一系统举措,让广大群众养殖热情进一步高涨,养殖信心倍增。渭阳乡政协工作站站长杨更强告诉笔者,渭阳乡目前已被陇西县确定为全县养牛示范乡镇。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