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正抢抓农时,给金银花除草。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郑倩红摄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郑倩红
近日,走进位于宁县春荣镇的甘肃谷和春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金银花育苗基地,工人们正抢抓农时,给金银花除草、浇水、修剪枝条,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甘肃谷和春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帮扶工作队队员王军林告诉笔者,今年谷和春合作社建设了99个育苗棚,每一个棚里面有8万苗子,目前这些苗子已经出芽返青,基本达到移栽条件。
近年来,通过发展金银花产业,宁县部分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金银花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花”。
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金银花,自己又常年在金银花种植基地打工,宁县古城村村民白治宝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金银花产业带给自己的真金白银。“以前咱们这地方的人就是种粮食为生,再就是外地打零工,现在谷和春落地咱们村以后,给群众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来这儿上班务工一个月收入2000多块钱,解决了很多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他说。
在宁县治粮仓商贸有限公司的花茶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为一批天津的金银花订单手工精选包装,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据了解,为了进一步增加金银花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宁县引导企业建办了中药材饮片和花茶加工扶贫车间,原料以本土自产为主,市场采购为辅,与天津天士力药业集团签订定向销售协议,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我们生产的金银花系列产品主要是以宁县、兰州、天津等销售点为中心,辐射全国进行销售,我们制粮仓就业工厂单日固定员工人次在30人次,年总临时用工人次达到3000人次,就业工厂年产值300万。”宁县治粮仓商贸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白建博说。
金银花产业已成为宁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品牌产业。目前,上游有育苗基地,天津农科院、庆阳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为金银花栽植培育优质种苗;中游已建成金银花烘干、花茶系列产品、精深加工等生产线;下游在宁县和天津设立消费扶贫馆,并与中天药业和河北浩年药业有限公司签订定向销售协议,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已经形成。
截至目前,全县金银花栽植面积3.2万亩,年产优质鲜花600万公斤,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