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灵台:强产业有“牛”招
2022-09-06 09:57:06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柳万德 宋睿

微信图片_20220905161128.jpg

新建分户式养牛小区。

微信图片_20220905161133.jpg

养殖区内的牛。

甘肃农民网讯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柳万德 宋睿 文/图

初秋时节,走进灵台县梁原乡东门村团庄社,干净的水泥路一眼望不到头,道路拐弯处新建的分户式养殖小区映入眼帘,院子里养殖户正忙碌着搅拌饲料,“哞--哞-- ”牛棚里不时传来肉牛浑厚的叫声,上百头肉牛一个个身形健硕,毛泽光亮,院子卫生干净整洁,井然有序。

“以前牛圈在院子里,人牛混住,味道难闻,圈又小,想多养几只都没办法。现在村上修建了分户式养殖小区,为我们扩大养殖规模提供了条件,现在自己养着18头牛,打算再扩大几头。”东门村范家沟社鄢天祥笑呵呵地说。

为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梁原乡坚持把美丽村庄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改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人畜分离、就近建圈、集中养殖”的原则,在自然村外围新建分户式肉牛养殖小区,把养殖区与居民区隔离,实现了群众增收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双重效应。

“分户式养殖小区的建设,改变了群众人畜混住,粪污遍地,周围乱搭乱建的传统模式,改变了村庄环境卫生,而且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东门村党支部书记景子俊说。

今年以来,梁原乡坚持扩群增量、集散结合,抓建东门、温家庄2个千头牛示范村;投资110万元,新建东门村团庄社分户式养殖小区 1处10座50间,新建温家庄分户式养牛小区2处8座38间,改造朱家湾村肉牛养殖小区1处,全乡肉牛养殖设施更加完善。截至目前全乡共建分户式养殖小区7个,牛存栏4800多头,其中平凉红牛2300多头。

为加快推进牛产业链式发展,解决牛饲料缺少的问题,梁原乡按照以养定种、种养平衡的原则,优化粮饲结构,推进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推进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完善平凉红牛养殖与种植业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运作机制,降低养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全乡完成饲草青贮1500多吨。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