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人盯人”“数联防” 织就返贫防护网——东乡县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探析
2022-06-20 10:14:29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马雪娟

微信图片_20220617165502.jpg

包村联户干部随时入户查信息、算收入、核支出。(资料照片)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马雪娟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是关键。去年以来,东乡县坚持责任网格化、监测常态化、帮扶精细化、机制长效化思路,稳步构建起以“三类户”为重点、覆盖所有农户的监测帮扶体系,及时监测3328户17682人易返贫人口返贫致贫风险,为全县6.38万农户筑起防止返贫的“铜墙铁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入户普查化风险

何永全是甘肃银行驻东乡县大树乡南阳洼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他对所驻村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对自家的了解。

“马十二巴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两个孩子正在上小学,收入来源单一,返贫风险较高,被纳入返贫动态监测对象……”何永全打开手机上的农户户情信息系统,马十二巴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劳动力、因灾、因意外等监测指标一目了然。

南阳洼村位于东乡县北部干旱山区,全村辖5个社,211户1133人,有低保户58户263人。截至去年监测识别,现有脱贫不稳定户1户4人、边缘易致贫户1户4人,他们随时在返贫线上徘徊。

为了收集这些数据,东乡县建立了村长、社长、联户长“三长”责任制,抽调全县1200多名县直机关单位干部会同全县1000多名乡镇干部,开展全员普查防返贫、脱贫攻坚成效回头看等专项行动,逐村逐户逐人排查,查信息、算收入、核支出,发现重点监测对象,及时上传更新户情系统,处置苗头、倾向性问题,实现了全县24个乡镇的215个行政村 “村长”全覆盖,做到了“村有复查员、户有监测员”。

大树乡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杨虎龙是南阳洼村包村工作组组长,他和村民同吃同住,全面负责所包社的党建、政策宣传落实、项目实施监督、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

杨虎龙还有一项工作内容,就是根据户情系统反馈及每月入户排查发现的疑似风险户,随时入户核实、分析研判,符合条件的户按照程序纳入监测对象。

对于情况最复杂、最困难的2户监测对象,杨虎龙和包村联户干部每月定期走访至少1次,并实时记录监测,准确研判、及时解决实际困难。“我们始终紧盯这2户,只要发现有滑向返贫的迹象,就要及时出手援助,阻止其返贫。” 杨虎龙说。

动态监测防返贫

在何永全的手机上,看似普通的农户户情信息系统,实则神通广大,被纳入其中的农户一旦出现返贫迹象,便会实时触发预警响应。

农户户情信息系统究竟是如何动态监测防止返贫的呢?

东乡县农户户情信息系统于2021年4月正式上线,是东乡县首创开发的县级防返贫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数据与县乡村振兴局、医保、民政等部门共享,能让包村帮扶干部第一时间掌握翔实数据,通过定期对数据(家庭成员信息、产业就业情况、生产生活条件、培训需求、学生上学、残疾人、社会保障、联户长结对信息等)进行对比分析和筛查预警,常态化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及时查找疑似返贫及新致贫风险点,做到及时研判、及早走访、及时帮扶,实现数据多跑路、干部和群众少跑腿。

对该系统自动分析生成的“三保障”、收入等方面存在的疑似问题和群众产业就业需求清单,相关部门和乡镇联合入户核实,对不符合政策、信息不实的及时在系统内修改更正,对真实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清单进行台账式管理,“定制”帮扶措施,逐一清零销号,形成户有常态监测、行业部门主动预警、数据中心分析推送、乡镇重点跟进的动态监测闭环运转体系,最大程度降低了致贫返贫风险。

“为保证系统数据真实有效,县委核查组、县纪委等部门联合对各乡镇、各行业部门采集上传的数据和解决落实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对数据不实、运转率低和落实政策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点名通报,纳入综合效能考评,倒逼责任落实。”东乡县乡村振兴局信息中心主任周志军说,截至目前,系统共推送全县群众需求数据1.8万条,核实确认1.4万条,已落实解决1.2万余条。

就业产业全覆盖

“在政府的帮助下,房子修好了,我和媳妇都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还养了30只羊,以后过日子心里踏实多了。”马十二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马十二巴回村之前带着爱人和两个上小学的孩子一直在酒泉打工,一年仅有2万多元的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去年,因为爱人突发精神疾病,便带着家人返乡。南阳洼村包村干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入户走访,发现他家不仅没有收入来源,住房也年久失修隐患重重。

“像马十二巴这样刚刚脱贫的农户,收入突然中断,有可能会因为修建房屋负担过重而有一夜返贫的风险。”何永全说。

包村干部立即将马十二巴的信息上传户情系统,通过识别监测,他被列入边缘易致贫户。相关部门因人因户分类施策,马十二巴很快拿到了3.5万元的危房改造补贴,在包村干部的帮助下,搬进了翻新的房子。

马十二巴的住房安全隐患解除了,但收入又从哪里来?

考虑到他要照顾生病的妻子,包村干部经过协调,让马十二巴在家门口由中石化帮扶投资建设的德牧养殖场工作,每月收入4500元。“我媳妇的病情好转了,还被安排在村上的公益性岗位,每月也有1000元的收入呢!” 马十二巴高兴地说,“两个孩子在南阳洼村小学上学,走路5分钟就到了。”

为稳岗就业,东乡县加大扩展公益性岗位、增加就业帮扶车间岗位等具体政策措施,全县设立各类公益性岗位6263个,建成运行乡村就业工厂34家、乡村就业帮扶车间16家,在带动群众增收特别是帮助贫困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双重保障更安心

东乡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防返贫监测对象不同风险点,统筹各职能部门现行帮扶政策措施,一户一策,对症下药。对风险单一的,实施单项措施,防止陷入福利陷阱;对风险复杂多样的,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

“除了‘三类户’之外,南阳洼村村民返贫风险依旧存在,如村民身体健康欠佳、家庭成员突发疾病、外出创业失败以及子女教育费用开支过大等,这些因素都得考虑。”杨虎龙告诉记者,“东乡县历来有养羊的传统,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七八只羊,我们的预防措施就是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扩大规模,保障稳步增收。”

马一吉勒曾经是南阳洼村最贫穷的典型。在村干部的帮扶下,他靠着养羊从全村的“垫底户”发展成养殖大户,住进了宽敞砖房。现有10间羊圈150多只羊,以前捉襟见肘的日子一去不返。

说到现在的好日子,马一吉勒两眼发光,“这几年羊肉的行情向好,去年我就卖了40多只羊,收入5万多元。今年我又种了5亩金银花,预计亩收入3000元,放到前几年,我想都不敢想啊!”

马一吉勒脱贫致富的故事,点燃了村民发展产业的念头。南阳洼村羊存栏2150只,户均养羊净收入2500元。除了养羊,村民们还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全村共种植藜麦700亩,金银花564亩,年户均可创收近2万元。

脱贫是攻坚战,稳脱贫则是持久战。周志军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县共识别认定易返贫致贫人口3328户17682人,落实各项帮扶措施12130项,户均落实帮扶措施3.68项。2022年,东乡县将继续打好财政、金融、土地等帮扶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