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何环璟 文爱凤)近期,陇西县巩昌镇河那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国栋显得格外忙碌,他每天都出入于各个蔬菜大棚之间,叮嘱种植户各种注意事项。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低着头刷手机——老陕说菜、西北享哥、飞天姑姑、陕西老乔、青沙优果、西安风味……粉丝过千万的网红他关注了60多位。从这个直播间到那个直播间,从淘宝到拼多多再到抖音、快手,他的手指麻溜地在手机屏幕上不停滑动着,一副“不务正业”的样子。
这样说其实是误会了李国栋,他关注的是坐落在该村的甘肃陇之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浆水酸菜的网上销售情况。因为该公司主要依托河那坡优势蔬菜资源开展生产,而河那坡村是陇西名副其实的“菜篮子”,全村658户农户中,蔬菜种植户就达490户,蔬菜种植面积约2800亩。公司产品销售得好,河那坡群众的收入就高,作为村干部的李国栋心里自然就高兴。
比李国栋更高兴的是河那坡村的菜农和在公司务工的群众。
“芹菜一年产6茬,一茬6000斤左右,一年下来估计收入超3万块,比往年要好上许多。”村民郭岁锁的两个大棚都签订了协议,既解决了销路问题,也省去了很多麻烦。
村民李岁合因为照看正在读初中的孩子,在家种地,收入很低,村里的工厂让她成了一名产业工人。“以前到处打零工,不稳定不说,就连娃娃有时候也吃不上饭。现在孩子能接上,也不用到处找活,风不吹雨不淋,一个月还能赚2500元到3000元。”李岁合说。
一直以来,蔬菜种植产业在存贮和销售上都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河那坡村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把浆水酸菜规模化、市场化生产销售是与村情实际非常契合的产业。2021年,该村通过整合废旧场地,建起了一条由企业、蔬菜种植户、务工村民共同参与的浆水产业链条。公司与158户农户签订了蔬菜种植协议,由公司提供种子,按照标准种植管理,最后统一收购。
“一条生产线需要50个大棚的蔬菜供给,每天需要芹菜4000斤,包菜800斤,苦苣蒲公英800斤,带动农户参与就业100人,50个大棚参与人直接经济收入150万元。”李国栋介绍说,眼下,该公司第二条生产线马上就要投入生产,对蔬菜大棚的需求量也将增加到150个,不仅能解决河那坡村的蔬菜销售和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能对周边地区的蔬菜种植户发挥带动作用。
问及浆水酸菜的质量问题时,甘肃陇之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亚斌自信地说:“我们引进的是国内首创高新技术恒温厌氧蔬菜自动发酵系统,质量控制比传统原缸发酵更精准,确保了产品质量高、味道好。”目前,该公司拥有高于行业标准的洁净车间400平方米,并配套有容量400吨的保鲜库。
郭亚斌介绍,浆水酸菜每日快递件数量在600单以上,每单5包到10包不等,客户以生活在全国各地的西北人为主。目前,以兰州和天水为主的经销商已实现市场铺货占有率60%左右。
在江苏昆山工作的文斌和妻子都是地道的陇西人,受疫情影响,他们已经两年多没有回过老家了。在与朋友的一次聊天中,文斌知道了河那坡村浆水酸菜,便网购了几袋。“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浆水面端上餐桌,一尝就是家乡的味道。”文斌在微信上向笔者说。
浆水酸菜里既“发酵”出了河那坡村群众的甜蜜生活,也以其独特的风味抚慰了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