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从废纸箱到"金蛋盘" 泾川一个乡镇的循环经济实践
2025-08-13 16:55:56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吕金龙 朱泽军 文/图

在泾川县党原镇李家村的蛋盘生产加工厂里,轰鸣的水力碎浆机正大口“吞食”着堆积如山的废纸箱和玉米芯。这些昔日散落在农家房前屋后、既碍眼又浪费的废弃物,经过打浆、塑形、烘干等环节的奇妙“蜕变”,成了一排排整齐结实的鸡蛋托盘。

“以前这些废品是‘眼中钉’,现在是‘香饽饽’,环境好了,钱袋子也鼓了。”忙碌的工人李师傅说。

蛋盘生产中。

李家村是党原镇的蛋鸡养殖核心区,全村蛋鸡存栏稳定在20万只左右,年需蛋盘超百万片,巨大的需求曾让养殖户们颇为头疼。

“以前蛋盘都得从山西订货,运费高不说,碰上雨雪天运不来,鸡蛋积压坏了,一年损失严重。”养殖户冯林生回忆。

如今,村门口的蛋盘厂解决了大问题,现在村民一个电话,蛋盘直接送到鸡舍边,运费省了,再不怕断供,成本降了,心也踏实了。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泾川县党原镇2024年推动的“跨村联建”新模式。

蛋盘生产加工厂。

近年来,李家村携手坷老村、柳寨村,在上级支持下整合资金140余万元,创新探索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路径,联合注册成立了“咯咯蛋农资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司采用“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盘活资源,联结多方。

“这个蛋盘厂,首先保障了本镇养殖户的需求,解决了大难题。”李家村党总支书记李伟伟介绍,“更关键的是,我们瞄准了周边陕西、固原、庆阳等地蛋盘市场的空白,主动出击,拿下了订单。目前,该村年销售额能达到26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收超10万元,还带动了周边20多名乡亲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玉米芯加工现场。

小小蛋盘,正成为撬动三个村庄共同富裕的有力支点。眼下,该产业第二批设备正在安装,下一步该镇将延伸产业链,开发果蔬托盘等新产品,让这把“致富金钥匙”打开更多乡村振兴的大门。

责任编辑:何香利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