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文/图
近日,兰州理工大学2025届毕业生张雪梅通过“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活动,顺利签约省内重点企业。从职业规划到岗位对接,学校的就业服务驿站提供了全程指导。
毕业生张雪梅就业路,正是甘肃省创新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甘肃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特别是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人社部任务要求,坚持把青年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政策协同,拓宽就业渠道,创新服务模式,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多元供给打造就业“蓄水池”
甘肃省委、省政府将青年就业列为经济运行季调度核心指标,建立省级领导包抓高校机制,省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高校调研,现场督办就业工作,并研判形势、分析问题、全面推进。
“连续17年将‘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实事,每年安排5.4亿元专项资金予以保障。”甘肃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更好地给毕业生高位统筹绘就就业“路线图”,甘肃省人社厅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导向,统筹政策性岗位供给,多元供给打造就业“蓄水池”:
——大力实施“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等国家和省级基层项目,鼓励引导青年投身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
——以各项惠企政策为引导,激励市场主体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优质岗位,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有关工作的通知》,鼓励各级国有企业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勇担社会责任,充分释放就业岗位;
——指导企业谋划长远发展,扩大技术人才和高端人才引进储备,增加高质量就业岗位供给。省属国有企业在完成招聘5000人基础上再增加2000人,优先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在张掖市双创基地,90后创业者王磊的电商团队今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当时,对亏了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解了燃眉之急。”王磊回忆道。
目前,全省像王磊这样的省级创业孵化平台达126家,累计带动1.25万名毕业生创业。电商产业专项政策更推动22万家企业创造就业岗位,其中超半数由高校毕业生担任骨干。
激活就业增长“动力源”
近年来,甘肃省人社厅印发《支持电商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发挥高校毕业生知识储备扎实、创新思维活跃、校园资源丰富等优势,进一步支持其就业创业,全省22万家电商企业直接带动就业超8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占50%以上。
为加强创业融资支持,今年上半年,甘肃省为148名高校毕业生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3132.9万元,帮助高校毕业生降低融资成本,解决创业初期资金短缺困难。
此外,在兰州25所高校创新设立就业创业服务驿站,提供“一站式”服务14.4万人次;创新“直播带岗”“就业直通车”等活动,累计推送岗位36.5万个;实施高校就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投入650万元支持13所院校;为2025届困难学生发放补贴资金0.51亿元,惠及5.1万人。
同时,甘肃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弘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就业导向,鼓励他们投身时代洪流,扎根边疆、奔赴基层、建功立业。
“在新疆基层工作三年,我找到了人生价值。”甘肃农业大学毕业生马斌的选择,代表着奔赴边疆学子的共同信念。
青春之花绽放边疆“大舞台”。甘肃省持续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近十年向西北地区输送毕业生66万人,其中赴新疆、西藏等地达11万余人,构建起“东接西送”的就业新格局。
如今,随着就业优先战略的深入实施,从陇原大地到边疆基层,甘肃正以政策“组合拳”托举起青年学子的职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