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静宁:产业路上“鼓钱袋”
2025-08-08 18:19:41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倩 魏娜 文/图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静宁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立足苹果产业优势,通过盘活资源、延伸链条、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集体经济壮大与群众增收双赢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立秋时节,走进静宁县李店镇鑫阳果袋厂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将银光闪烁的反光膜分卷包装。“这些反光膜能让苹果均匀着色,品质提升一个档次。”静宁县鑫阳果袋厂负责人马科技指着生产线介绍。

机器高速运转生产反光膜。

作为“归雁工程”引进的企业,该厂创新采用“淡季转产”模式,在果袋生产间隙投入反光膜生产,日产18万平方米反光膜600卷,全年可生产育果袋15万箱,反光膜1600万平方米,年产值达1700万元,既填补了市场空白,又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上班顾家两不误,每月能挣3000多元。”李店镇店子村村民王晓微边操作设备边说。

据介绍,该企业还通过降本增效与柔性生产,实施让利销售,以略低于市场价提供高品质产品,赢得果农广泛认可,现已完成下年度意向订单120万元。

成品仓库。

“从反光膜生产以来,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增加了村民的就业率,这里生产的反光膜物美价廉,我们村的种植户也可以就近购买,不用去远处购买。”李店镇薛胡村党支部书记薛锦锋介绍。

当前,静宁县已形成一条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苹果配套产业链,持续壮大群众“钱袋子”。下一步,静宁县将继续深耕产业沃土,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描绘出富民强村的新图景。

责任编辑:何香利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