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王皓 马晓宇 文/图
近年来,凉州区怀安镇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通过政策撬动、科技驱动、产业联动,将设施瓜菜产业打造成富民强村的“新引擎”,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凉州区怀安镇驿城村的大棚里一株株藤蔓上挂满了鲜嫩的小乳瓜。
眼下,在怀安镇驿城村的大棚里,株株翠绿的乳瓜秧苗健壮挺拔,鲜嫩的小乳瓜挂满枝蔓,条条笔直,尾端还顶着一朵微卷的金黄花冠,飘着淡淡的清香,十分诱人。村民们正穿梭在藤蔓间,进行日常管护。
“我种了25座小乳瓜,上市两个多月了。我们的小乳瓜口感清香,回味带点甘甜,热量低。”武威联玉种子公司负责人唐兴宏说。
村民们正穿梭在藤蔓间,进行日常管护。
在驿城村的另一边,一座座拱形小日光温室整齐排列着,温室里翠绿的藤蔓顺着地面生长,它们如同绿色的丝带,蜿蜒曲折,生机盎然。村民正忙碌地穿梭在这些温室之间,仔细地检查着每一棵西瓜苗的生长情况。
村民正仔细地检查着每一棵西瓜苗的生长情况。
凉州区怀安镇立足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按照“好中优”“错峰头”发展思路,把发展特色果蔬作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加快构建形成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供给有力的设施瓜菜产业发展新格局,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富起来,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
今年以来,怀安镇坚持把土地流转作为夯实农业基础的有力抓手,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引进种植大户发展设施蔬菜和露地瓜菜产业,重点在高寺、驿城两个村分别种植露地瓜菜千亩示范点各一个,在三中村集体经济产业园一期基础上扩建5万平方米拱形日光温室,种植西红柿、红笋等蔬菜;在北河、二十里两个村以改造的老旧日光温室种植西红柿、西瓜等作物;能够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增加群众务工收入的同时,通过示范种植带动农户调整种植结构,从传统粮食作物转向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为全镇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