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马斌
近日,笔者走进东乡县沿岭乡中报希望小学和汪集镇汪集学校,处处洋溢着青春与活力。舞蹈、合唱、体育、刺绣等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孩子们在少年宫活动中释放天性、锻炼能力,校园生活愈加丰富多彩。
在中报希望小学的操场上,舞蹈社团正排练一支红色题材的歌舞节目,孩子们用整齐有力的动作演绎革命故事,课堂氛围庄重而感人,更具创意的是,该校还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元素,开设了“诗词吟唱”课程,让学生们在吟唱中感受古典韵味,提升语文素养与艺术修养。
而在汪集学校,校园操场上洋溢着别样的活力。体育社团活动丰富多样,呼啦圈健身操节奏明快,孩子们在动感旋律中强健体魄,传统民间游戏“滚铁环”也被搬进课堂,成了校园里的一道趣味风景;教学楼内的刺绣社团,几名学生正安静地穿针引线,体验东乡刺绣的魅力,一针一线间,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认同。
近年来,东乡县不断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找到兴趣点、激发创造力。通过整合资源、完善设施、丰富内容,为学生搭建起展示自我、发展特长的平台。
“一开始我的普通话不标准,自从参加了学校的朗诵社团后,我的普通话每周都有进步,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不断努力下,我的普通话越来越标准了。”汪集学校四年级二班学生马浩宇说:“我还参加了县上的讲解员大赛,获得了三等奖,非常开心。这不仅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动力,之后我会更加努力,练好普通话,做好宣传家乡的小讲解员。”
目前,“乡村学校少年宫”已覆盖东乡县23个乡镇,涵盖文艺、科技、体育、劳动技能等多个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乡村少年搭建梦想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