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竹板、响叮当,洮阳群众听我讲。移风易俗新风尚,魅力洮阳更闪亮……”在临洮县洮阳镇马家窑村瓦家坪文化广场上,一段带着泥土芬芳的快板表演赢得群众阵阵掌声。这是洮阳镇推进移风易俗的创新实践——以“乡土文艺+基层治理”模式向高额彩礼“亮剑”,让文明新风在洮阳山川落地生根。
让新风尚“声”入人心
抵制高额彩礼的核心,关键在于让群众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认同。洮阳镇以“乡音传党音、土味聚民心”为切入点,通过多元载体强化宣传引导,让“轻彩礼、重感情”的理念浸润人心。通过播放主题微电影《彩礼》收获1.5万次播放量,该影片以村支书走村串户的真实场景为蓝本,以“彩礼不超过5万元,党员带头树新风”这样质朴且有力的号召,让群众在共鸣中反思婚俗本质。
同时,镇上还通过在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场舞、快板三句半等本土演出,将抵制高额彩礼的案例融入表演,用“婚姻幸福不在彩礼多少”的直白表达,潜移默化扭转观念。
党员干部当好“破冰先锋”
为了让抵制高额彩礼的理念深入人心,洮阳镇将基层党组织作为移风易俗的主心骨,以党员干部率先转变观念、率先践行承诺、率先劝导亲属“三个率先”激活一个党员带动一片,一个支部影响一村的示范效应。
洮阳镇将彩礼纳入全镇党员干部婚姻事项的报备内容,建立农村党员干部报备承诺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的婚嫁事项报备机制,让党员干部成为抵制高额彩礼的排头兵、领头雁。
同时,690余名党员志愿者走村入户开展面对面宣讲,用“为了给年轻人铺就一个轻装上阵的幸福路子,彩礼还是少要点”等通俗话语,向村民剖析高额彩礼对家庭关系的负面影响,将新风尚送进家家户户。
“一约四会”织密治理网络
洮阳镇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构建常态化治理机制,指导各村、社区将“倡导低彩礼、零彩礼、反对铺张浪费”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公示栏、村民大会等渠道公开宣传,明确彩礼上限、宴席标准等具体要求,让“硬杠杆”约束陈规陋习。
同时,各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婚丧事宜,从彩礼协商、婚礼流程到宴席规模不断加强指导,从源头上杜绝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现象,推动婚礼向简约适度、富有特色转型。
如今的洮阳镇,彩礼轻了、感情重了正逐渐成为新风尚,青山绿水间处处涌动着文明气息。这场以“礼”破俗的实践,如同春风化雨,让新时代婚俗观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茁壮成长。
(来源:定西文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