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子义 张杰兰
时下,正是架豆管护的黄金时期,走进甘谷县磐安镇南后山片区的架豆王种植基地,豆农们正穿梭于田间地头忙着搭架,他们将新抽条的藤蔓轻轻扶起,小心翼翼地缠绕在提前搭好的竹架上,用细绳仔细固定,看着一排排长势喜人的豆角架子,豆农们心中都充满了对丰收的期待。
村民对架豆进行田间管理(资料图)。
磐安镇南后山片区高寒湿冷、昼夜温差大,有着种植架豆的天然优势,加之种植时间久,豆农们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今年,磐安镇在原有架豆种植规模的基础上,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结合撂荒地整治,通过统一规划、土地整合、托管经营等方式,建成3600亩架豆王种植示范基地,在种植前期积极组织村组干部、帮扶工作队员、公益性岗位人员集中为全村特殊困难群众翻耕土地、覆膜,同时衔接县农业农村局,引进新品种增产增量。
“今年,我们打破区域界限,将南后山区6村零散土地予以整合,统一规划耕种,扩大架豆种植规模,目前,基地架豆长势良好,预计亩均增收在4000元至5000元以上,后续我们将衔接农技人员予以现场技术指导,做好架豆生长期管护,确保今年有个好收成。”磐安镇综合执法队副队长蒋泽阳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前提;群众要致富、产业是支柱。近年来,磐安镇坚持把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抓手,按照“棚中有菜、树中有果、林中有药、山中有豆、川区有韭、镇区有厂”的发展思路,立足镇情实际,深挖产业优势,着力在统筹规划和优化种植结构上下功夫,开出“致富良方”,助推全镇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