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小兵 何蓉 文/图
盛夏时节,走进华亭市神柳路蔬菜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日光温棚。大棚内,各类蔬菜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一幅乡村振兴的蓬勃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时下,正值各类新鲜蔬菜上市的黄金期。日光温棚内,农业技术人员与村民一起在辣椒棚里忙碌,采收、分拣的身影穿梭其间。黄瓜、青菜、西葫芦、西红柿等蔬菜品种丰富、长势喜人,成熟后便可上市,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华亭市神峪乡蔬菜基地占地面积200余亩,是神峪乡现代设施农业的集中示范片带,也是全市南部现代农业的重点片区之一。神峪乡积极动员组织党员群众,齐心协力投身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对基地进行统一种植、经营与管理,把蔬菜基地打造成集农产、农销、农贸、农旅、农研一体化的民族乡镇特色现代农业示范点,带动群众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我们将继续在精细化管理和探索高附加值农产品上下功夫,持续让群众增收,让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华亭市神峪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摆亚强表示。
从大棚“抢鲜经济”到订单农业“产销闭环”,神峪蔬菜基地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让土地生金、农民增收。群众依托蔬菜产业发展实现了“不出门务工,就能鼓起钱袋子”的愿望。
“我是本村的,在这务了3年棚,既学了技术,还有这收入。学好技术以后准备自己再承包一两个棚自己干呢。”神峪乡寇家河村村民崔喜生满怀信心地说。
农户正在采摘辣椒。
一座座温室大棚勾勒出产业振兴的新图景,照亮了村民的致富路。蔬菜产业,仅仅是华亭市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华亭市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度融合蔬菜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成功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