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甘南州:文旅融合促“三交”
2025-06-26 17:16:16 来源:甘肃农民网

甘肃农民网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文/图)6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发言人来了”新闻发布活动走进甘南藏族自治州,举办“旅游促三交”(交往、交流、交融)专场新闻发布会。

甘肃省文旅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治纲表示,甘南作为我省文旅发展的核心板块,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省文旅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全方位支持甘南文旅发展,助力打造“圣境甘南・心灵之旅”品牌,推动形成全域全季全时的文旅发展新格局。

王治纲在发布会上介绍,在省文旅厅的大力支持下,临潭县冶力关旅游区已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甘南首个5A级旅游景区。未来,该景区将带动周边藏、汉、回等民族群众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同时,在省文旅厅的支持下,甘南州加快推进扎尕那、大峪沟、当周草原等重点4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截至目前,甘南州全域已累计创建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1家、3A级景区22家。另外,迭部县扎尕那村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舟曲县土桥子村入选“2024世界旅游联盟乡村振兴案例”。

在“文旅+民族团结”的特色路径探索中,在省文旅厅的指导下,甘南州已建成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19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7个村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培训班”在临潭县冶力关镇的成功举办向全国宣传推广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甘南模式”。另外,省文旅厅适时推出“百年藏寨・九色甘南”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发“茶马互市・唐蕃古道”历史文化游线路。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改变了民族地区群众传统的收入模式。数据显示,目前迭部扎尕那村、临潭池沟村等民族村镇,通过民宿、餐饮、手工艺品制作等业态实现人均旅游收入占年收入比重超40%。

省文旅厅通过构建“五位一体”宣传矩阵,支持甘南在北上广等省市举办文旅推介会12场次,联动携程、东方甄选等平台打造“甘南民族风”热点话题,2024年全网传播量突破3亿次,成功跻身“年轻人热搜小众目的地”榜首。另外,以节会为纽带促进民族交融,省文旅厅重点支持恢复了中断17年的临潭万人扯绳活动,吸引藏、汉、回等多民族群众共同参与,成为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在11个重点景区设置24处中华文化符号标识和民族团结主题打卡点,通过网红矩阵发布短视频等方式,持续强化“圣境甘南”品牌的情感认同。

在夯实文化传承方面,省文旅厅助力甘南州构建完善的非遗传承体系。截至目前,已建成1个非遗保护中心、7个展览点、38个传习所,推动5项非遗入选国家级名录。15个省级非遗工坊带动3000余户家庭就业,形成“技艺传承—就业增收—文化互鉴”的良性循环,让唐卡绘制、锅庄舞等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载体。另外,甘南藏族唐卡、卓尼洮砚制作技艺、甘南藏医药3项传统工艺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进一步强化了甘南非遗的影响力与传承价值,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

王治纲表示,省文旅厅将持续加大对甘南州的支持力度,推动甘南州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与旅游服务体系,不断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表达形式,持续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文旅力量,推动甘南在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作标杆”,让九色甘南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家园。

责任编辑:杨万明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