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秦州区西关街道的基层治理之道
2025-06-26 11:50:38 来源:甘肃农民网

近年来,秦州区西关街道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实践融入社区治理,让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理念成为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提升治理效能的“金钥匙”。

任何一项成功的实践,都离不开坚实的制度保障和灵活的机制创新。西关街道将党的领导贯穿协商民主全过程,街道层面成立协商议事领导小组,社区层面压实主抓责任,构建起“党工委领导、社区主抓、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成6个功能完善的社区“协商议事室”;同时,在区政协统筹安排下,引入17名政协委员“落户”街道社区协商议事会。委员们凭借专业素养,在议题筛选、方案制定、意见咨询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1750825513213042483.jpg

议事厅里议事(资料图)。

面对辖区平房院落众多的实际,西关街道创新推出“小院议事厅”,将议事场所搬到居民家门口,实现“面对面”“零距离”沟通。自推出以来,“小院议事厅”先后协商解决了水产楼暖气管道老化、金怡园飞线充电与乱停乱放、漆家坑下水堵塞等20余件关乎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务农巷曾因附近学校操场垫高导致内涝,“小院议事厅”针对这一难题,组织政协委员、市住建局海绵办、区教育局、学校及施工单位,多次现场踏勘、协商,耐心解答居民疑问并公示方案,最终借力海绵工程实施,彻底解决了巷道排水顽疾。

协商民主的深耕细作,为西关街道带来了系统性的积极变化。无论是桃园小区改造中的细节争议,还是粮食局家属院临建拆除难题,或是方宇花园加装电梯引发的矛盾,通过高效的“会议协商”“现场协商”,专业委员、相关部门与居民代表坦诚沟通、凝聚共识,使“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成为现实。目前,西关街道通过各类协商平台已成功解决群众问题80余件。

常态化协商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居民逐渐从“发牢骚”转向理性表达诉求、积极寻求共识,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推动了治理模式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深化。协商民主也推动了社区治理从干部“独角戏”向干群联动、多方参与的“交响曲”转变,显著提升了治理效能。

目前,西关街道精心打造的各类协商平台,已成为党工委、办事处治理的“好帮手”、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委员履职的“新平台”,有力延伸了服务触角,夯实了治理根基,为提升治理效能、构建和美社区作出了积极探索。(刘可)

责任编辑:孙振杰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