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赵晨辉 庞贵琦
盛夏时节,位于秦州区关子镇岸峪村的蓝莓基地迎来采收季。这里的蓝莓个大味甜、供不应求,一颗颗蓝色浆果,成为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小甜果”。
走进关子镇岸峪村的蓝莓种植基地,连片的温室大棚里一派生机盎然的丰收景象。颗粒饱满、色泽明亮的蓝莓缀满枝头,散发出诱人的果香。果农们穿梭其间,手提小篮,手指翻飞,熟练地将成熟的果实轻轻摘下。
采摘蓝莓(资料图)。
“目前我们种了21个棚,占地12亩。预计今年产量在1万斤左右。每天可采果800斤左右。”秦州区关子镇伊莓尔蓝莓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金亮亮说。
金亮亮介绍,今年是大棚种植蓝莓的第二年。在农业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合作社建起了连栋温室大棚,并采用了水肥一体化与自动控温等现代农业技术。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管理技术的日渐成熟,使今年产出的蓝莓果比去年更大更甜。
品质的提升带来了市场的认可。为了拓宽销路,合作社在大棚现场开展田间直播。镜头前,主播热情推介着当天现摘的蓝莓,与网友积极互动;镜头后,采摘工人忙碌有序,分拣、包装,流水线高效运转。
目前,蓝莓种植园区种植了蓝丰、公爵、布里吉塔、莱克茜四个品种,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散发着丰收的芬芳。小小蓝莓果,孕育着乡村发展的希望,绘就着产业兴、农民富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