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郭彦英
近日,清水县白沙镇赵沟村食用菌产业园区迎来白玉木耳丰收季。菌棚内,一排排菌棒上,如脂似玉的白玉木耳层层叠叠,长势喜人。村民们穿梭其间,指尖翻飞采摘。小小白玉木耳,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耳朵”,也为乡村振兴勾勒出生动图景。
夏日,白玉木耳种植大棚里,晶莹剔透的白玉木耳从菌棒中“探出头来”,簇拥密集,长势喜人。工人们正穿梭在菌棒之间,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白玉木耳,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白玉木耳长得水灵,像小扇子似的,看着就喜人!”村民王世明说。
采摘白玉木耳(资料图)。
近年来,白沙镇赵沟村以建设木耳专业村为目标,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将白玉木耳产业与村民利益紧密联结。不仅吸纳村民务工,而且结合全镇“智慧菌业·技领未来”文明实践项目,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鼓励村民自主种植,形成“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村里发展了大棚吊袋木耳、林下椴木木耳以及田间地摆木耳等多种种植方式,今年引进企业种植了白玉木耳,整个食用菌产业园区涵盖了种植、加工、销售及科研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农业产业的发展。
“白玉木耳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我们通过精心管理,今年的白玉木耳迎来了大丰收。目前,每天有数十名村民在园区内务工,参与采摘、分拣等工作,每人每天可获得100-150元的收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赵沟村党支部书记王雪梅介绍说。
据了解,白沙镇在发展食用菌产业过程中,积极探索多元化种植模式,赵沟村、桑园村等多个村庄的食用菌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为确保木耳的产量和品质,专门邀请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指导,还采用了智能化的温控和喷淋系统,为白玉木耳和黑木耳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目前,大棚木耳、地摆木耳均迎来大规模采摘季,白沙镇的木耳将陆续走向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新鲜美味的同时,也将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接下来,白沙镇将运用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让木耳产业成为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