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龛谷风韵”蝶变记——榆中县八村共展农文旅融合新卷综述
2025-06-26 10:12:51 来源: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典 通讯员 张永琰

晨光熹微中,榆中县龛谷峡的薄雾如轻纱未褪,徐家峡村的山道上已跃动着游客的身影;浪街村的青砖黛瓦间,风味早餐铺的炊烟袅袅升起;孟家庄村的连栋温室里,鲜红欲滴的樱桃正被轻轻放入包装箱……

这幅充满烟火气的振兴图景,正是榆中县“龛谷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生动写照。

这条以13公里小双公路、园小路为轴,串联8个行政村、覆盖4.5平方公里沃土、滋养1.7万乡亲的振兴纽带,正以破茧成蝶之势,书写着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壮美诗篇。

精雕细琢 农文旅融合塑风骨

示范带的“颜值”与“气质”在精雕细琢中蝶变。榆中县2025年注入的4000余万元“活水”,精准灌溉23个建设项目:浪街十字矗立起历史文化长屏,龛谷书房飘散墨香;藤编草帽凉亭、十二生肖露营基地等6处网红打卡点点缀其间;2400平方米3D墙体彩绘与7公里环线彩虹步道相映成趣。小双公路沿线景观提升工程让昔日单调的路途变身风景画廊。

更富深度的产业融合正在发生——高原夏菇大棚、设施蔬菜基地与旅游场景创新嫁接,“采摘体验+特色餐饮+民宿短住”多元模式日渐成熟。水磨茶馆、峡口水车等4处文旅节点串联成链,“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补齐,“走兴隆福道,游龛谷三峡,到小康人家”的农旅联动格局已然成形。

来自兰州的游客张女士说:“我是在视频号上看到过来的,趁着休假就带着家人来旅游了,体验感真的不错,空气好、风光好、美食好,还有龛谷书房、水磨茶馆这些富有文艺气息的打卡点,一家人都很开心!”随着2处生态康养基地、5个农旅融合示范村的加速建设,95%以上农户共享的生态红利,正转化为城市游客可感可知的美好体验。

链式突围 集体经济按下“加速键”

在李家营村的高原夏菜育苗基地里,智能化温控与精准滴灌系统让菜苗茁壮成长,村党支部书记吕刚看着满棚翠绿感慨:“以前育苗靠天吃饭,现在订单排到年底,村集体收入翻番,咱农民腰包也鼓了!”

产业带动,党建引领。位于小康营乡的浪街徐家峡大景区临时党支部以“党建链”撬动“发展链”,统筹带动示范带村庄协同发展,争取2250万元协作资金,新建182座智慧大棚,改造111座农业设施,随即,“龛谷樱桃”“龛谷圣女果”等品牌声名鹊起。同时,王保营保鲜库、浪街设施基地、李家营育苗中心联动发力,创新“设施+露地+冷凉”三区梯度种植,设施温室早春抢鲜、中部露地五月接续、南部延秋收获至十月,实现榆中高原夏菜产业4.0版本“春提前、秋延后、全年供应”。

曾经的田地,如今焕发出科技与市场的活力。洪亮营村温室集群,樱桃、油桃四季飘香。种植户丁芳霞依托示范带技术扶持,引进新品种,成功打开高端市场:“周末来采摘的车都排了一排,果子不出棚就卖光了!”示范带特色农业的崛起,让4246户村民在家门口找到增收“金钥匙”。

山水焕颜 人居环境变身“会客厅”

2024年以来,一场“3331”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在榆中全面铺开。小康营乡党委挂帅成立专班,编制《乡村绿化美化方案》,绘制17村“作战图”,5.6万株苗木通过“村供树苗+群众自种”模式植入庭院,废弃建材幻化为230处特色小花园,百万株花卉沿路绽放。

浪街村保洁员何菊萍最有发言权:“现在村里干净得像公园,游客多了,我们维护起来也更有劲头。”依托龛谷峡壮丽风光和“老家·浪街”的烟火气,“走兴隆福道,游龛谷三峡,到小康人家”品牌愈发响亮,山水资源正高效转化为发展动能,吸引着兰州及周边游客纷至沓来。

暮色中的徐家峡文化广场,老人们围坐闲聊,孩童抱着玩具追赶玩耍,这座广场成了村民“露天会客厅”,白日迎游客,入夜聚乡邻,盛满乡村烟火温情。

文明浸润 善治新风暖人心

示范带不仅重塑了山水田园的“形”,更铸就了文明乡风的“魂”。在浪街村文化广场的“红黑榜”前,村民李大爷指着“孝亲模范”名单笑逐颜开:“现在谁家办红白事都按新规矩来,省下的钱给孩子买了学习机!”这正是深化移风易俗的生动缩影。示范带8个村全面升级村规民约,健全“田字型”治理体系,通过党员联户、网格管理,让陈规陋习无处遁形。

小康营乡以文化活动为纽带凝聚民心。农民趣味运动会吸引300余村民参与;元旦敬老宴,60余名志愿者为独居老人送医送餐。这些浸润式活动如春风化雨,让邻里情谊在互动中升温,让文明基因在传承中焕新。

如今善治成果终成燎原之势,王保营村荣膺“全国文明村”桂冠,示范带4246户村民实现物质精神双提升。从村规民约到文化惠民,从网格治理到志愿服务,这场以文明铸魂的乡村实践,正谱写着产业兴旺与乡风文明交相辉映的时代答卷,让新时代农民在共建共享中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一条示范带激活一片山水,一片山水造福一方百姓。从徐家峡的绿水青山到浪街的烟火人间,从李家营的科技大棚到王保营的飘香果园,“龛谷风韵”示范带如同一条生机勃发的藤蔓,将8个村庄的振兴梦想串珠成链。这条十三公里山水间的振兴纽带其扎实的产业根基、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充满希望的人居画卷,不仅仅是一条风光带、产业带,更是一条通往富足与希望的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