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华亭:钩针“织”就乡村振兴图
2025-06-26 09:57:58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小兵 王红娟 文/图

在华亭市河西镇新西村,当传统钩针与乡村振兴相遇,一根小小的钩针,竟能勾勒出村民的共富愿景。在这里,“巧手妇”以针为笔、线为墨,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五彩斑斓的手工织品,成为开启乡村振兴大门的“金钥匙”。

一针一线织就“致富经”,巧手村妇演绎“指尖芭蕾”

走进新西村,随处可见“针线飞舞”的生动场景:阳光透过车间玻璃,在妇女们专注的脸庞上跳跃,钩针如精灵般在丝线间穿梭;农家小院里,微风轻轻拂过五彩丝线堆叠的“彩虹墙”,谈笑声与钩针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一曲独特的“致富交响曲”。

“以前没事的时候就闲聊打牌,现在大家都围坐在一起织‘金’呢!”村民王大姐笑着展示刚完工的“金榜题名”主题花束。从憨态可掬的考神玩偶,到寓意“一路生花”的永生花束,从充满国潮风的发簪,再到定制款毕业礼盒,这些凝结着巧思与祝福的手工织品,正以日均300余件的销量走出乡村,深受都市青年的喜爱,成为他们眼中的“治愈系单品”。

“针”功夫赋能新赛道,培训课堂织密共富网

“起针要稳,收尾要巧,花蕊得用长短针交替……”在新西村“指尖经济”培训基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老师正手把手指导村民。为提升产品竞争力,河西镇精心构建了“非遗匠人+专业导师+乡土能人”三级培训体系,累计开展技能培训23场,覆盖村民400余人次。

83aa.png

钩花文创商品展示。

如今,新西村手工坊已开发出“考神助力”“国潮文创”“婚庆定制”三大系列200余款产品,并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展销”模式打开销路。中高考期间,村集体在考点外设立的“爱心助考摊位”单日销售额破万元,寓意“锦绣前程”的向日葵花束更是一度脱销。

“织”富故事引共鸣,乡村振兴再启新程

“去年我家靠手工编织增收2.8万元,今年订单已经排到国庆节!”村民刘阿姨的喜悦溢于言表。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新西村正筹建集生产、研学、电商于一体的“指尖经济产业园”,计划带动周边3个行政村加入产业链。

“小钩针连着大民生,我们要把‘指尖技艺’变成‘致富密码’!”新西村支书李伟伟表示,下一步探索“非遗+文旅”融合模式,让手工编织成为展示乡村振兴成果的“金名片”。

从农家院到直播间,从手工坊到产业园,新西村凭借一根小小的钩针,“织”出了产业振兴的崭新图景。当传统技艺与现代经济完美邂逅,当巧手村妇华丽变身为“新农人”,这片土地正以精湛的“针”功夫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责任编辑:孙振杰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