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牛占海 王堆红)近日,甘肃省印发《甘肃省社会保险经办规程》(以下简称《经办规程》)。这是甘肃省出台的首部涵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全险种、全流程的省级经办规程,标志着甘肃省社保经办服务迈入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
《经办规程》以深化社保经办综合柜员制改革为抓手,以社保业务“大管控”为核心,通过系统性流程再造与业务经办机制重塑,全面提升业务经办效能,筑牢基金安全防线,不断增强参保单位和个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系统重构流程 奠定规范高效基础
《经办规程》深度梳理与优化了社保业务各流程,融合参保登记、信息变更、关系转移、待遇核定、基金管理、稽核风控、档案管理等各个环节。通过明晰业务流程逻辑、消除冗余环节、厘清模糊地带,构建了标准统一、衔接顺畅、权责清晰的经办框架,保证了全省社保经办服务工作的科学、规范、高效运行,奠定了我省社保经办工作的制度基础。
强化基金监管 织密风险防控网络
基金安全是社保工作的生命线。《经办规程》明确了基金财务管理职责,重点规范了基金记账、支付、核算及票证印章管理等关键环节。强化支付渠道要合法、资金到账要及时准确、审批手续要完备、核算方法要合规、账目要清晰完整等核心要求。尤为重要的是,《经办规程》将风险内控与稽核监督机制深度嵌入业务经办各流程节点,实现业务办理与风险防控同步运行,创新构建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稽核监督体系,明确了从准备、实施到报告、整改、评价的闭环流程,填补了单险种规程在稽核方面的空白,显著提升了基金的系统性风险防控能力。
聚焦高频难点 提升精准服务能力
《经办规程》精细化规范了信息变更、转移接续、待遇核定等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关切度高的重点业务,在提炼各险种共性的基础上,明确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业务经办中的特殊情形和处理办法,为基层经办人员提供了清晰、权威的操作指引,有效提升了业务处理的精准性和服务响应的及时性。
打破壁垒痼瘴 全面加强经办管控
《经办规程》坚决破除按险种分头经办导致的“部门壁垒”“信息孤岛”和不能协同共享的顽瘴痼疾,积极顺应人社部社保中心业务“大管控”工作思路和社保经办工作综合柜员制改革方向,通过确立跨部门协同经办原则,整合优化流程,淘汰低效繁琐环节,为业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依托甘肃人社综合服务平台,《经办规程》推动实现业务数据的实时共享与动态监控,确保经办服务适应社保事业发展需要,精准对接参保对象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将“大管控”理念落到实处。
力推减证便民 优化服务体验效能
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经办规程》大力推行减材料、减环节、优服务。全面梳理业务所需材料清单,依据法律法规和实践经验,大幅压减可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非必要材料。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参保单位和个人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电子材料,减少纸质资料依赖,强化内部协同与信息再利用,力争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切实减轻参保对象负担和基层业务经办压力,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甘肃省社会保险经办规程》的出台,是深化社保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它以制度创新为引擎,以流程优化为路径,以安全规范为底线,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为构建全省统一规范、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将有力推动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