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卢武林 王朝昀 文/图
仲夏时节,万物勃发。走进民勤县苏武镇苏山村玉米高密栽培智慧灌溉示范点,一排排玉米绿浪涌动,苗壮叶展,尽显盎然生机,纵横交错的黑色浅埋滴灌带恰似“毛细血管”,贯通沃土“经脉”,将水分养分精准输注作物根系。
智慧农业云平台。
在智慧灌溉核心示范基地,苏武镇通过安装在田间的微型气象站、虫情测报仪、土壤传感器等田间设备,依托物联网AI+SaaS服务平台技术,并利用卫星、无人机等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建立了利用天(遥感)、空(无人机)、地(传感器)、人(传统经验)的数据采集体系,实现低成本、全方位数据采集。同时,苏武镇根据作物的需水情况、土壤条件和气象因素等,通过移动端、PC端为用户提供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管控平台,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进行精准高效灌溉,水肥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2025年,民勤县在苏武镇苏山村、东坝镇东一村以及夹河镇中坪村全力打造吨半粮示范田,着力构建以稳定的农田供水系统和滴灌水肥精准施用系统为基础、以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为支撑的产量提升体系。”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詹军华说。
智慧农业气象采集系统。
今年以来,民勤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推进1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通过统一规划建设精准调控系统,实现水肥精准施用与栽培技术优化有机结合,推动粮食作物大面积增产增效。
“民勤县10万亩单产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涉及昌宁镇、蔡旗镇等13个镇、34个行政村。”詹军华介绍,项目主要实施滴灌提升工程、智慧灌溉工程和农艺措施配套三个板块的内容,改造提升481眼机井的滴灌设施设备,建成县级智慧农业控制中心一个和24个智慧灌溉示范点,配套智能管理系统和设施设备。
苏山村玉米高密栽培智慧灌溉示范点。
为确保技术落地见效,民勤县按照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路线、统一指导服务、统一田间管理“五个统一”要求,大力推行农业生产托管,实施新型经营主体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围绕粮食作物实施全生育期精准调控技术模式,主推玉米耐密品种、密植栽培、膜下滴灌、水肥协同、精准调控、病虫防控和适期机收等技术,实现增产增收。同时,民勤县与中国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集成抗旱耐密品种、科学施肥增效、密植群体构建、水肥精准调控、病虫绿色防控等技术,探索产能、水效协同提升新路径。通过集中培训、现场示范和个别指导等多种形式,对粮食单产提升示范区和示范基地进行包片指导,全力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为粮食产能提升提供科技支撑。
下一步,民勤县将围绕良田夯基础、良种促增产、良技强支撑、农机提效率、良制保长效的“五良”协同发展思路,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实现专家试验田产量向大田生产转化,着力打造西北旱作农业增产示范区,培育现代农业发展新标杆,持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