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秦州区围绕“巾帼志愿关爱行”主题,聚焦特殊困难群体,以创新之举激活巾帼志愿服务新活力,让8300余名巾帼志愿者的温暖光芒照亮千家万户。
秦州区积极推行“巾帼志愿+”模式,构建“区妇联指导+专业赋能+群众点单”的精准服务体系。全区38支队伍、467个志愿服务点如璀璨繁星,在服务身边群众、融入家庭生活等方面作用显著,累计服务超10万人次。
组建专业队伍是秦州巾帼志愿服务的一大亮点。依托巾帼家政企业,“巾帼小棉袄”“益康梦”“光明卫士”等特色队伍应运而生。“巾帼小棉袄”里的养老护理员和心理咨询师,为困境老人、妇女儿童送去“儿女式关怀”;“益康梦”公益家政志愿队不仅为社区困难户、残疾人提供贴心家政服务,还助力下岗妇女再就业;“光明卫士”用“三杯茶调解法”让家庭纠纷化解在社区,维护了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三新”领域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也在积极探索中蓬勃发展。以“娘家人暖新三年行动”为契机,行业女性带头人、先进妇女典型等纷纷加入,充实了队伍的专业力量。800余名“三新”领域志愿者按照“综合+专业+兴趣”的模式,开展了亲子实践、家风故事会等110余场次志愿活动,为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服务模式是秦州巾帼志愿服务不断前行的动力。通过创新巾帼家政服务点服务模式,婚姻家庭矛盾调解、就业信息发布等惠民服务走进社区和家庭。“1家企业+1支巾帼家政志愿服务队”的模式,让困难群体切实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该区巾帼阳光志愿者服务站开设的六类巾帼志愿服务板块,更是全方位覆盖了宣传宣讲、家风建设等重要领域。镇、街道23支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响应,开展思想宣传、文明创建等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巾帼红”的担当与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天水巾帼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杜霞组建的赋能培训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以独特的非遗服务形式脱颖而出。她们走进乡镇、校园等地,为留守、困境儿童开展非遗课程,让孩子们在学习技艺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心。“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驻点培训+直播团队带货+订单生产”模式,帮助农村妇女掌握非遗技艺,实现了居家就业与增收,让非遗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文化纽带。
秦州区的巾帼志愿者们用爱与智慧书写着志愿华章,她们的付出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土地,让温暖与希望在陇原大地不断蔓延。(张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