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包雪瑞)2025年6月13日,通渭县隆重举行金银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暨中药材招商大会。仲夏时节,15万亩金银花在黄土高原上绽放,形成壮观的“金色花海”,向全国客商展现“天然药仓”的产业魅力。
6月11日至12日,通渭县在各乡镇组织开展金银花采摘比赛。在李家店乡李店村举行的全县采摘大赛上,来自8个乡镇的40名采摘能手同场竞技。据李家店乡党委副书记张军鹏介绍,该乡现有金银花1.4万亩,年产鲜花700万斤,年产值达7000万元以上。今年组织240余人完成1300亩金银花的提质增效工作。
通渭县已建成国内领先的金银花组培中心,年育苗能力达1400万株,同时建立1.5万亩黄芪种苗基地。通过4项省级技术标准认证,全县35万亩中药材实现标准化种植,其中金银花面积超15万亩,预计今年鲜花产量突破4.5万吨。
在通渭县物流园区的金银花健康产业园内,投资1.5亿元建设的现代化加工车间里,色选机高效分选花蕾,提取罐中绿原酸浓缩液缓缓流淌。截至目前,全县建成23个加工车间,带动70家合作社发展,中药材年交易额突破11亿元。
“通渭金银花绿原酸含量达4.5%,超出国标3倍!”省级质检报告成为招商会最有力的名片。2025年,通渭县被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评为“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目前,“通渭金银花”已获绿色食品认证并申报国家地理标志。
近年来,通渭县财政累计投入4亿元支持金银花及道地药材发展,2025年安排7306.92万元种植激励资金。84名技术专家组成的服务团实施“双包责任制”,为种植户提供全周期指导。同时,县里将黄芪、金银花纳入农业保险,今年完成金银花承保1.03万亩、中药材(黄芪)承保2.9万亩。本次招商大会上,现场成功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31.91亿元。
随着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通渭这座丝路古城的中药产业正翻开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品书画、赏花海、泡温泉、游乡村、尝药膳”将成为通渭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