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近日,记者在位于正宁工业集中区的中钠储能新能源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两辆半挂车缓缓驶入厂区后,10多位工人紧张有序地卸起了货物,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这两辆车装的都是钠离子智能化设备,这些设备将用于项目二期石墨烯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建设。”中钠储能新能源科技(甘肃)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海斌告诉记者。
中钠储能新能源项目是正宁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是庆阳市首家引进并率先投产的储能企业。项目由昆山金鑫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集新能源开发、储能生产集成、石墨烯钠离子电池生产销售于一体。
中钠储能新能源项目建设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投资1.8亿元,2023年3月开工建设,2024年4月投产运营,建成年产3吉瓦时储能生产线和年产1吉瓦时锂电池生产线各一条,主要生产储能、小动力电池等。
走进中钠储能新能源科技(甘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干净的厂房、崭新的设备让人眼前一亮,工人们熟练地操控设备,分选、组装、检测、包装等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我们两条生产线全力高效运转,产品已销往杭州、苏州等地。当前正在生产的215储能柜和中钠Ⅲ号钠离子电池,将发往安徽、云南等地。我们生产的中钠Ⅱ号电池共享单车还在正宁县周家镇进行了投放。”秦海斌介绍。
一期项目投产当年,中钠储能新能源科技(甘肃)有限公司实现产值8400多万元,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产值3102万元。
“从项目洽谈、落地、投产到新能源支持,再到拓展市场,正宁县给予了我们全流程、跟进式服务,我们在这里投资,非常放心。”秦海斌表示,正因为如此,公司快速启动实施了二期项目。
中钠储能新能源二期项目计划投资8.2亿元,计划9月底前建成2.2吉瓦石墨烯钠离子电芯生产线一条并完成调试,年底实现量产。
“石墨烯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池,其高安全、耐低温及高倍率等特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有望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分布式储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钠储能新能源研究院理事长张晓红介绍。
张晓红表示,企业将全力加强科技攻关,在正宁县设立西北固态电池研发中心,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发挥优势,积极强链补链,助力地方政府引入更多产业链企业投资正宁。
据了解,整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利税800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