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戈壁滩上“养”出活海鲜!金昌本地产首批南美白对虾预计6月上市
2025-05-07 17:39:51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杨欣雨 宋金凤 文/图

日前,笔者走进金川区“锶甜虾”海水精品养殖基地,25个标准化养殖池整齐排列,增氧设备泛起层层水花,池中晶莹剔透的虾苗成群游弋。

工人正在投喂饲料。

基地负责人綦艳宇正带领工人检测水温、投喂饲料。他指着首批即将上市的虾说:“这批虾苗已养殖60天,再等40天左右就能捕捞销售,预计单池产量可达6000斤左右。”这是金昌首家规模化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也是西北高海拔干旱地区探索“海鲜陆养”的新突破。

金昌地处内陆干旱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传统水产养殖条件匮乏。然而,基地通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成功模拟海水环境。

养殖车间。

“我们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水温、PH值、溶氧量等指标,并配备水处理净化设备,实现水体循环利用,养殖密度可达每立方米25斤以上。这一模式突破地理限制,还将传统露天养殖的一年一茬提升至全年多茬,提高经济效益。”綦艳宇介绍。

在占地3600平方米的养殖车间,23万尾虾苗正在适应水质。技术员张良新表示,虾苗需经过10天膘苗成长期,再转入养殖池进行90天成虾培育。目前,基地3万尾成虾长势良好,平均体长已达8厘米,上市后年预产值达到20万斤。

綦艳宇算了一笔账:“按当前市场价每斤50元计算,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二期将扩建至75个养殖池,并引进罗氏沼虾和石斑鱼等海水精品养殖。”

养殖车间。

除了直接销售活虾,该基地还计划与当地食品企业合作,开发虾仁、虾干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升附加值。

从“不可能”到“新名片”,金川区“锶甜虾”南美白对虾精品海水养殖,展现了科技赋能农业的强大力量,更为西北内陆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随着技术成熟与产业升级,这片戈壁滩上的“蓝色经济”,正向着更广阔的市场破浪前行。

责任编辑:王倩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