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文/图
小雪已至,万物冬藏。
冬日的陇东大地,已进入冬闲时节,而在平凉华亭市的田间地头,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繁忙景象。
华亭市,一座以煤炭资源著称的城市。如今,从“地下”到“地上”,从“黑色”到“绿色”,一个个特色农业产业星罗棋布,欣欣向荣。
辐射带动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万亩,预计年产量达到2.22万吨,产值达3.42亿元;
林麝养殖技术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培育繁殖率上升25%,产麝香率提高了20%;
“大棚种植+休闲采摘”模式,打造了家门口的旅游业;
……
一片片药材地、一座座林麝养殖场、一个个草莓大棚,正成为华亭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这些特色产业不仅改变了“煤城”产业发展面貌,更为乡村振兴绘出了一幅绿色新图景。
华亭,这个以工业发展的小城,如何“农”墨重彩地书写强农富民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呢?
从0只到1800只
打造林麝养殖产业集群
“养殖一对林麝,一年就能带来5.3万元的收入。”华亭市砚峡乡养殖户赵建刚的增收账让人眼前一亮。
经济效益缘何这么好?
林麝产的麝香是十大名贵药材之一,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养殖前景广阔。
砚峡乡通过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林麝养殖产业,形成了以林麝养殖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了从传统煤炭产业向绿色生态产业的转型。
近年来,砚峡乡依托资源环境,发展“壮大牛药果、培优鹿麝蜂”的产业新路径,林麝养殖成为特色产业龙头。目前,该乡引进林麝产业,养殖企业、大户增至11户,存栏超1800只,建成4个示范点和220亩示范园,林麝产业在砚峡乡遍地开花。
赵建刚介绍,去年该乡建立了林麝产业孵化园、千只林麝养殖示范基地和“产学研”服务中心,通过“支部引领、企业合作社支撑、能人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参与”模式,建立林麝产业供应链,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基地务工等方式,带动1200多人就业,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
砚峡乡的林麝养殖是华亭市绿色转型的典范。
华亭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杨海亮介绍,华亭市推行“科研所+协会+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成立林麝协会,与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建立华亭市林麝专家工作站,并制定甘肃省林麝养殖技术地方标准,提升养殖科技化水平,较同行业林麝培育繁殖率提升了25%,产麝香率提高了20%。
从田间到市场
产值达3.42亿元
初冬时节,华亭市山寨的空气中弥漫着药材的香气。放眼望去,药农们正利用这晴好天气忙碌地采挖晾晒中药材。
田间地头、晾晒场、农家院落,采挖的独活、大黄等中药材整齐堆放,农户们正熟练而认真地进行分拣、修枝、扎捆……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种了100多亩药材,药材生长良好、块头大、产量高、品质优,大多采用机械收获。”种了十几年药材的山寨乡甘河村村民马存英谈及自家的药材情况。
山寨乡位于关山脚下,气候高寒阴湿,生态环境优越,历来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近年来,山寨乡抓住中医中药产业链发展的机遇,以中药材产业的延伸、补充、强化为重点,依托自然优势和资源禀赋,将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促进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重点培育。
此外,该乡通过“合作社+大户”的模式,推动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建设药材晾晒棚,配套相关设施,帮助群众拓宽致富增收的途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持。目前,全乡1.5万亩的独活、大黄、川芎等中药材已经完成采挖,乡亲们依靠中药材种植,收获着希望、幸福以及红火的好日子。
这种药材产业发展拓宽群众,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好经验”在山寨乡并非孤例。在华亭多地,同样上演着“晒”丰收、“忙”增收的热闹场景。
今年,华亭市以推进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为目标,建成了千亩绿色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3个、500亩绿色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3个、百亩中药材试验示范基地2个,辐射带动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万亩,预计年产量达到2.22万吨,产值达3.42亿元。
从农业到旅游
农旅融合引客来
小雪时节,华亭市安口镇朱家坡村的草莓大棚里已是绿意盎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草莓即将进入采摘期,现在的管护工作尤为关键。”村里的草莓种植达人朱兴明正在细心照料着他的草莓,“除了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我们还需要确保草莓的健康生长。”
“我们的草莓都是通过蜜蜂授粉,实现了纯天然绿色种植,色香味甜,备受游客好评。”朱兴明自豪地介绍他的种植秘诀。
朱家坡村的草莓种植是华亭市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成功案例。
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生态条件,朱家坡村以草莓为主的特色果蔬种植迅速发展,并通过生态种植、休闲采摘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在安口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朱家坡村以“乡土农耕文化”为定位,依托绿色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5亩,建成了200余座日光温室和蔬菜大棚。采用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方式,施用农家肥,种植辣椒、黄瓜、西红柿等时令蔬菜,同时交叉种植甜瓜、草莓等特色果蔬,并精心培育多肉、鲜花等种植基地,通过“农旅融合”的休闲采摘模式,朱家坡村引领着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甜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