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小兵 潘春燕 文/图
大雪已过,寒意浓浓。但在华亭市上关镇小川村一片片药材种植田里,却热火朝天。
沉浸在中药材独活丰收的喜悦之中。田间地头,农户忙碌地采挖着独活,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
村民挖药材。
刚出土的一个个独活根茎粗壮,品质上乘,彰显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独活收成好,价格也不错,我这收入比去年多了不少,能给家里添置些新东西了。”正在捡拾独活的村民刘保存高兴地说。
据介绍,此次独活的丰收,让许多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一些村民还利用丰收所得改善了居住条件,修缮了房屋。同时,丰收季的劳作需求,让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减少了外出打工的人员数量,村里的留守儿童和老人有了更多陪伴。
“独活是我们村着力发展的中药材品种,今年风调雨顺。天气给力,加之科学化、精细化的田间管理,产量实现了大幅提升。”小川村党支部书记刘红玉说。
“今年村子独活种植面积已拓展至30亩,预估总产量将突破6吨,创历史新高。”刘红玉乐呵呵地说。
群众晾晒药材。
近年来,小川村为全面提升村集体收入,精准定位,充分利用本地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自然优势,全力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积极引入优良种苗,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开展培训与现场指导,实现了独活种植从零散粗放向规模化、标准化的转型。
“在中药材销售上,我们积极与邻近乡镇衔接沟通,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了种出好药材,卖上好价钱的夙愿。”刘红玉说。
药田铺翠千家富,本草飘香万户春。趁着独活喜获丰收的东风,半川村将持续加大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引入更多高附加值的中药材品种进行试种与推广,探索中药材加工路径,拓宽产业链条,开拓销售渠道,让中药材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