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赵彦林 杨璇 文/图
当前,正值中药材采挖的黄金期。庄浪县3万亩中药材进入全面采挖期,在庄浪县杨河乡5000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采药机来回穿梭,工人们紧跟其后,忙着刨挖、捡拾,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机械挖药材。
“我承包了200余亩土地种植党参和黄芪,目前党参亩产量达600多斤,每斤市场价约13元,纯利润可达2000多元。”杨河乡张沟村村民张华,种植中药材已有三年,他利用良好天气抢收药材,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杨河乡依托传统中药材种植历史,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通过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等措施,推动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良好的发展势头和营商环境吸引了外地企业如北京圣行堂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前来合作。
该企业负责人穆忠义介绍,当地气候适宜种植黄芪、丹参等药材,他们种了3000亩的药材,有500亩是育苗的,现在药材正在采收阶段……
梯田药材。
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兴起,杨河乡建成张沟村中药材初加工基地,形成了从种植到收购、晾晒、烘干、储藏的完整生产链,基地不仅保障了企业用工需求,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
近年来,杨河乡采取“一核一带两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种植基地保规模、加工基地保增值、基础设施保质量,整流域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有效拓展了中药材产业基础,增加了产业链附加值,实现了企业、村级和百姓多方受益的目标。
“目前,我们以张沟村初加工基地为核心,建成的南部和北部山区中药材基地预计年产值约1000万元,可带动400余人就业,创造劳务收入360余万元。”庄浪县杨河乡副乡长柳晓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