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随着年末到来,崆峒区草峰镇岭后村的宁静被一股温馨的气息悄然打破。外出务工的游子们渐渐踏上归途,他们的归来为这个宁静的小村庄带来了久违的热闹。尤其是岭后村的农耕民俗馆,与往日相比,现在每天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为这个村庄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活力。
在这里,每一件老物件都像是时间的钥匙,解锁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小时候”的记忆,淳朴的民风和农耕文化,在这里生动展现。
寒冬时节,踏进岭后村农耕民俗馆,映入眼帘的老电视、煤油灯、织布机、纺车……瞬间唤起了人们乡愁回忆。
农耕记忆,乡韵悠长。
为了保护和传承农耕民俗文化,崆峒区草峰镇以“存乡忆、记乡愁、兴乡村”为宗旨,积极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历史文物、风貌、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保护,建立了岭后村农耕民俗馆。
目前,该民俗馆内陈列着140余件民俗藏品,分为时代变迁、传统生活、民风乡俗、农事耕作四个展区,记录着岭后村的发展历程,既有艰苦奋斗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岁月,也有“包产到户”后幸福生活的篇章。
岭后村村支书张世昇是农耕民俗馆建立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
建馆之初,村里向村民征集老物件,张世昇率先捐赠,带动村民将家中的“老古董”捐赠出来。在张世昇捐赠的物品中,有一张他珍藏的八仙桌,它见证了一家人的饭桌、议事、聊天,每道痕迹都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现在生活好了,许多孩子都不知道这些老物件的用途,有的甚至从未见过。我们建农耕民俗馆,就是为了记录这些‘财富’,传承给下一代。”张世昇说。
在建馆过程中,张世昇遇到了不少困难,许多历史资料因年代久远而缺失,档案资料保存不完整。他走访了许多老党员、老干部和德高望重的村民,通过他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
“这个背篼我背过,那个榔头也使过。”参观的老党员一边看,一边回忆起当年生活的艰辛,他们简单质朴的话语体现了农耕民俗馆的价值和意义。自岭后村农耕民俗馆开放以来,已接待学生、老师、群众等400多人次,受到了参观者的一致赞誉。
农耕文明赋予了中华文化重要特征,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张世昇表示,今后将继续搜集更多的老物件,保留岭后村特有的民俗风情,让大家更加了解草峰镇悠久的农耕民俗,振兴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蕴含着培养文明风尚、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培育更多乡村文化人才,举办农耕民俗馆研学、戏曲文化下乡、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活动,让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草峰镇党委书记冷世英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