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积石山下党旗红
2024-12-18 10:35:33 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石丹丹 王虎 马国顺

2024年12月7日,积石山县大河家镇新修建的四堡子村党群服务中心大厅里,工作人员为群众解释搬迁入住相关事宜。本版图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丁凯

积石山县吹麻滩镇“蓝马甲”志愿者助力搬迁顺利进行。

2024年12月8日,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四堡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放学后的学生在读书、写作业。

前岭村党群服务中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石丹丹 王虎 马国顺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静

夕阳晚照,炊烟袅袅。

临近傍晚,积石山县柳沟乡一处广场上,孩童散学、嬉戏打闹,大人们三三两两拉家常、聊未来,空气中不时飘来饭菜的香味。

这里,是去年积石山6.2级地震的震中。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地震突袭冬夜的积石山,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毁坏,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

伤痕不曾忘记,新生不可阻挡。一年后,曾经满目疮痍的地方,已变成眼前漂亮的小楼、宽敞的庭院、干净的人家。

废墟之上建起新家园,积石山认真交出答卷。这份答卷的背后,是无数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的身影。

回望过去一年,抢险救援一呼百应、灾后重建争分夺秒、住房搬迁齐心协力……点点滴滴涓涓汇集,始终让人感动。

先锋引领,汇聚磅礴力量

时隔一年,再次见到石塬镇党委书记李自蛟时,他依然忙碌。约在早上的采访,直到他晚上处理完各项工作后才得以进行。

回忆的匣子再次打开:地震那晚,因为身体原因,李自蛟正在临夏州人民医院住院。躺在病床上的他被震动惊醒,确认震中在积石山后,他立即给各村村支书打电话,安排疏散群众,排查伤亡情况,组织人员开展自救。

打完电话,李自蛟没顾上拿药,急忙跑出医院,开车直奔石塬镇。“抗震救灾,党组织是主心骨。我是全镇的总协调,一分钟也不敢耽误。”李自蛟说。

“一分钟也不敢耽误”的工作状态,李自蛟持续了一年。从抢险救援到灾后重建再到喜搬新居,李自蛟始终冲锋在前,“无论是维修加固,还是搬迁安置,都是复杂的工程,都需要细致地做好工作,马虎不得。”

眼下,石塬镇受灾群众有序搬进新居。可李自蛟却说,新的任务才刚刚开始。怎么让群众适应新生活,安居乐业,成了他关注的重点。发展产业、外出务工、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李自蛟扳着手指数了起来。

这名曾做过大学生村官的镇党委书记说,基层工作很辛苦,但只要群众日子过得舒心了,再辛苦也值得。

李自蛟的工作状态,是地震以来无数基层党员干部的缩影。

在刘集乡肖家村,记者遇到国网积石山县供电公司党支部副书记王晶,他正组织工作人员对安置点电力设备进行提升改造。

连日来,王晶带领团队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灾后重建配电网规划方案。从临时施工电源建设到线路迁改工作,从安全管理到技能培训,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和团队的心血与汗水。

这一年,王晶也有说不完的故事。

即刻受命、半小时出发、一个半小时抵达……地震发生后,时任临夏供电公司设备管理部副主任的王晶当即被派往灾区一线,指挥配网工作。

“抵达灾区后,我们立即调配泛光灯、发电机、发电车,组织配网战线人员迅速点亮第一盏灯。”王晶说,随后他积极统筹全州及帮扶单位应急发电车、发电机使用,完成各类重要场所、会议保电工作,仅用18个小时就恢复全域供电,为救援提供了有力保障。

1分钟、1小时、1天、2天……无数共产党员和时间赛跑,他们浑身泥土、声音沙哑,主动承担起安抚群众、搜集灾情、排查隐患等工作。

省消防救援总队第一时间调派临夏、兰州等9个支队赶赴震中开展救援。紧接着命令嘉峪关等6个支队前往震中增援。在地震发生9个小时后,营救被困人员60余人,转移疏散680余人。

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把受伤群众集中到综合实力强的医疗机构接受救治,各级医疗机构开设“绿色通道”,对轻症伤员就近收治,重症伤员经处置后快速转运至省、州级医院,医疗救治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临夏州公安局抗震救灾青年突击队以最快速度分赴受灾严重的乡镇参加抢救伤员,并与武警、消防一道深入垮塌民房抢救被困人员,配合医务人员对伤员进行救治、转移。

……

废墟上、山脚下、险境中……一面面党旗迎风飘扬,一枚枚党徽胸前闪耀,无数力量在此汇聚。

迎难而上,彰显党员担当

过去的一年,积石山塔吊轰鸣、车辆穿梭,到处一派繁忙景象,伤痕逐渐弥合,活力重新焕发。

赵天鹏,是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积石山灾后重建项目部的总工程师,今年3月来到积石山参与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完工前,他没离开过。

集中安置点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建设初期,工地没水没电没路,赵天鹏带领项目部成员克服一切困难,24小时不间断施工,仅用43天就建成首栋楼。“早一天完成灾后重建,受灾的群众就能早一天住进新房子,开始新生活。”赵天鹏的话掷地有声。

时下,当我们再次走进积石山安置点,崭新的住房拔地而起,道路干净整洁、基础设施完备齐全,群众喜搬新居,处处欣欣向荣。

这一切,来之不易。

马进英是临夏州财政局副局长,下沉担任大河家镇甘河滩村第一书记。

恢复重建,需要在甘河滩四社的土地上建村民居住楼房。组织考虑到马进英曾在积石山乡镇、县直部门都工作过,便把他派了过来。

安置房要征用的一片土地,马进英组织村民开会商量,经过几番思量,大部分群众同意,但也有个别群众不同意。

开工建设新家园,等不得慢不得。马进英便带着村干部一起,找到德高望重的老人、致富带头人,分头做工作。苦口婆心的劝说打动了大伙,支持的村民越来越多,昔日荒凉的空地,成为如火如荼的工地。

在吹麻滩镇一处临时办公室,墙面上挂着吹麻滩镇灾后恢复重建“倒排工期、压茬推进”任务图。图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村社和村民的名字以及每家每户房屋重建进度情况,备注栏里,一朵朵小红花引人注目。

“这些小红花,既是对当地老百姓在重建中的积极表现给出的奖励,也是对参与重建联系干部的一个点赞,没想到效果还挺好。”谈起贴满墙壁的小红花,吹麻滩镇党委书记马成海说。

为了让受灾群众早日重返家园,马成海和镇党委、政府干部们白天走村串户宣传动员集中搬迁安置、摸排化解诉求问题、督促重建和维修开工建设,晚上开会宣传解读政策、研判问题和困难、核对信息数据、安排重点工作,想方设法赶进度、提效率。

翻开马成海随身携带的日记本,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段段灾后重建的往事历历在目。对群众的诉求,他第一时间记录在日记本上,并用不同的颜色作标注,及时跟进解决。

一朵红花,一本日记,满满都是党员干部的担当,更是积石山县灾后重建的生动写照。

无私奉献,共建美好家园

“这家办理完,村上21户就全部办完了,大家都能搬入新居温暖过冬了。”见到柳沟乡袁家村党支部书记韩继忠时,他说。

之前,有的村民对搬迁有顾虑,韩继忠和村里的老党员们上门给他们做思想工作。

“搬过去,我们的庄稼、我们的牛羊怎么办?”“我老了,就离不开我这老房子。”……

这时,83岁的老党员马忠义站出来带头签协议,对有顾虑的村民挨家挨户劝说。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三次,从住房、就业,到医疗、教育,一笔笔算账。在老党员的带动下,村民们逐渐统一了思想。

搬迁工作开始以来,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

韩继忠介绍,安置政策明确后,干部们先学习吃透政策,再把政策给群众讲清楚讲明白。对有顾虑的群众,村委会邀请村上的老党员、威望高的人一起上门做工作,让群众建立起对新家园的信心。

群众愿意搬,但怎么搬?谁来搬?

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留下的多是年迈的老人,搬家成了“大难题”。

“我是党员我先上!”这句熟悉的话语再次响起。

下沉干部、镇村社干部、社区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大家纷纷加入到帮助村民搬新居的行列。

“慢点慢点,小心别磕到”“大家一起使劲,一、二、三”……在吹麻滩镇前岭村马法录给家的院子里,一群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进进出出,整理打包、肩挑背扛,大到衣柜、冰箱、洗衣机,小到床头柜、台灯、餐具,一一搬运上车,运往安置点的新家。

70岁的马法录给,家里的房子在地震中损毁严重。不久前安置点的房子建好、装修完,老两口领了新家的钥匙,计划着将老家的家具搬过去,但老两口上了年纪,对搬新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困难,我们第一时间想到了‘蓝马甲’帮建队。”看着一车车家具搬往新家,马法录给说要不是志愿者们帮忙,我们不知道要几天才能搬完。

“蓝马甲”志愿帮建团队是一支活跃在吹麻滩镇各村社的志愿服务队,由近500名州直下沉干部、镇村社干部、社区工作者、大学生等群体组成,他们中大部分都是党员。

在吹麻滩镇,有困难找“蓝马甲”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临夏州惠河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下沉积石山县吹麻滩镇前岭村第一书记韩崇是“蓝马甲”中的一员。

“帮建队提供‘保姆化’服务,我们在这边打包装车,安置点还有其他志愿者们接应,直至把所有家具整齐放入新家。”韩崇说,近期帮建队员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群众搬家,但灾后重建任务远不止于此。

“宣传政策、协助签订协议、化解矛盾纠纷、帮助修建房屋……一年四季,我们都和群众在一起。”话音未落,搬家的村民喊道:“书记,等我家搬完了,一定来家里吃饭。”

“一定。”韩崇笑着说。

实干担当,播撒新的希望

解读产业奖补政策、举办产业发展培训会、组织外出观摩学习……最近,大河家镇康吊村第一书记马伟正忙着帮助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康吊村关门社,临近大墩峡景区,依托旅游业增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县上也有相应的奖补政策,可以减轻群众负担。”此后,走村入户时,马伟开始留意各家情况和群众意愿,帮助申报产业奖补政策,组织群众外出学习餐饮经营经验。

“接下来,我们还要动员其他村民在家里种菜,养羊、养鸡,通过农家乐来带动种植养殖产业,在村内形成一个闭环式的产业链。”马伟满怀信心。

一年来,积石山有很多受灾群众,经历了从惊慌失措,到迅速稳定,再到满怀希望的心路历程,这背后倾注了无数党员干部的无私付出。

眼下,刘集乡集中安置点迎来了满怀希望的“新居民”,他们有序入住到宽敞明亮的新家,迎接新生活。

跟随刘集乡延碧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尤丁山的脚步,记者走进村民吕德清家中,宽敞明亮的客厅、功能齐全的厨房、温馨舒适的卧室,家里收拾得清爽干净。“政府实施煤改电项目,家里安装了变频热泵热风机,比起烧煤既干净又安全。”新家里,吕德清脸上洋溢着笑容。

刘集乡延碧河社区是积石山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社区,安置刘集村、肖家村、团结村、崔家村群众200多户,许多受灾群众已陆续搬进新房。

让群众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同样需要依靠党建的力量。

群众入住第一天起,尤丁山就开始走家串户,了解入住群众家的基本情况,为搬迁入住的群众处理房屋细节问题。宣传政策、入户检查、帮助就业……说到每天的工作,尤丁山掰着指头列了许多,“刚住进来,难免不适应,但群众不管有啥困难,我们都会及时解决。”

尤丁山介绍,刘集乡还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在社区周边,修建了羊棚和牛棚,为搬迁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在党建引领下,搬迁群众安下心、扎下根,兴产业、奔头足。

积石山的新面貌,离不开来自各行各业的“新力量”。

清晨,刘集中学传来琅琅书声。在这里,记者见到了来自兰州市皋兰县的“三区”支教老师彭维宏。

彭维宏教孩子们七年级数学。“这里的孩子大多基础薄弱,为了让同学们能跟上进度,我会穿插讲一些小学数学知识,也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门辅导。”

在彭维宏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可爱的、向善的、可塑的。他不仅希望帮助孩子们取得学业上的进步,也希望能让他们拓宽视野,去看更大的世界。

谈起彭老师,学生们眼中也满是感激。

“老师教得很仔细,我们很容易听懂。”“平时碰到老师,总是叮嘱我们要吃饱穿暖。”……这是师生双向奔赴的故事,更是爱和希望的传递。

冬日的阳光洒满积石山,明媚灿烂,满是希望和未来。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