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我却身处异乡。不禁想起了童年时过重阳节的快乐时光,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佩茱萸,赏菊花,那么古人是如何过重阳节的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十七岁时,漂泊在洛阳和长安之间,在异乡异土生活得孤独凄然,因怀念家乡的亲人,恰逢遇上重阳节,强烈的思念之情喷薄而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游子名言,打动了多少游子离人之心啊!而后两句,诗人用登高和佩茱萸的习俗,展示出了新意与深情。通过切换视角,描绘了家乡的兄弟们满怀欢喜地过重阳节,回首时却发现身边少了自己,那种缺憾之情显得更加深沉。
同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时曾在重阳节写下了一首《重阳席上赋白菊》,生动而趣味地描绘了与客饮酒赏菊的情景。“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诗的开头,道出了满园的金黄色菊花,单让人想象就觉得很美,但诗人用的是陪衬手法,为的是突出孤丛中的白菊花,“色似霜”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白菊皎洁的色彩。而后两句更为绝妙,诗人由花联想到人,联系到歌酒席上的情景,饶有趣味地以孤丛的白菊,比喻成一位“白头翁”,但它在众花里头并没有孤寂和苍老的感觉,仍充满了青春活力。
重阳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演变至今已有各种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在这美好而短暂的一天里,收获简简单单的幸福和快乐,就是对重阳节最好的纪念。(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