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1969 酒泉解锁旧厂房的新玩法
2024-06-26 11:08:32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成军 曹勇 文/图

1969,是一个时间的标志,这一年,酒泉锅炉厂正式投用生产。

1969,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一代,酒泉锅炉厂有过“高光时刻”。

1969,是一个蝶变的产物,这一次,酒泉锅炉厂带来了城市“烟火气”。

华灯初上,凉风习习,众多的市民拖家带口,来到了位于肃州区金泉南路1号的1969文化艺术创意园,酒泉的夜生活就此开启。

夜色阑珊,光彩夺目,在创意园的商业地带,一辆辆私家车后备箱打开,一家家迷你店铺就呈现了出来。游客被吸引过来,蛋糕、咖啡、泡面、花束…在后备箱里,藏着不期而遇的“美好”。

近年来,肃州区全力打造酒泉1969文化艺术创意园,积极推动园区内“夜间经济”发展,专门规划出青年创新创业示范街区,大力发展时下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后备箱集市,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后备箱摊位逐渐成为城市新风景,也为园区带来“烟火气”。

在创意园的航天科技体验馆,对儿童来说,就是一个充满未来梦想的场馆,星河教室、航天员训练中心、中国空间站睡眠舱等切身体验,成为孩子们了解航天知识的一个窗口。

在创意园数字文化中心门前草坪上,众多市民席地而坐,观看草地音乐节节目演出,笑声、掌声不断。

在1969文化艺术创意园,处处可以感受到老厂房的斑驳遗迹,又处处展现出新时代的“潮味”,这便是酒泉锅炉厂的一次完美蝶变。

这个占地面积65766平方米的创意园,是肃州区近年来在原酒泉锅炉厂工业遗迹的基础上所建立。20世纪曾有过“高光时刻”的酒泉锅炉厂,在保障老锅炉厂原有厂区风貌的基础上融入地方文化元素“修旧如旧”,将工业遗产和创意文化进行结合,既保留工业遗产的“历史记忆”,又注重丝路文化的融合创新。肃州区先后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和12栋老旧厂房加固修缮、提质升级,打造了一个集艺术创意、特色文化、体育健身、教育培训、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丝绸之路旅游的全新体验目的地,相较于传统自然风光和人文遗产,这里推陈出新了更多古今结合的时尚元素。

在这里,艺术家可以安心创作,年轻人可以开怀畅饮,老人可以悠闲散步,孩子可以尽情玩耍,大家互不影响,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这是一次成功的蝶变,曾经的老厂房焕发了新活力,把一切交给了市民。


责任编辑:程晓晶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