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忙着采摘成熟的黑木耳。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李金业 赵瑞春 文/图
今年以来,凉州区清水镇立足全镇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掀起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高潮,着力打造清水镇润耳源菜菌轮作示范产业园,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芒种时节,清水镇润耳源菜菌轮作产业园里的黑木耳长势喜人,迎来采摘季。走进大棚,一朵朵肥硕的黑木耳破袋而出,密密麻麻地长满了菌棒。村民们穿梭在菌棒行列之间,忙着采摘、搬运、晾晒成熟的黑木耳,一派丰收的喜悦。
朵朵黑木耳,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市场。在采摘期,每天有30余名采摘工人在该产业园工作,让农村闲散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不出村也能鼓起“钱袋子”,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去年,清水镇抢抓机遇,由武威润耳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镇上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出资联合建设清水镇润耳源菜菌轮作产业园,用于食用菌(黑木耳)栽培和设施蔬菜种植生产。该产业园以“党支部+企业+基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联农带农,实现企业、村集体、农户“三赢”的目标。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带动劳务用工3000多人次,群众通过务工增收30余万元。同时,产业园带动9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村均增收6.9万元。
“产业园是去年12月份开始建设,今年3月份投入运营,目前已建成121座拱形温室大棚。眼下,木耳已进入采摘期。附近的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还可以通过务工增加收入,同时学习技术,拓宽增收渠道。”凉州区清水镇菖蒲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平说。
“清水镇将进一步加强与武威润耳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拓展‘木耳+’特色产业,朝着菌棒生产、基地扩建、食用菌加工等全产业链发展,为全镇产业升级带好头、起好步,让‘小木耳’真正撑起‘大产业’,赋能实现‘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美好愿景。”凉州区清水镇政府副镇长孙得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