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天空湛蓝,阳光明媚,绿草如茵,溪流欢唱。我启窗而观,看到背着书包上学的少年,记忆的闸门突然打开,想起远逝的童年,回味无穷。
小时候,我的性格内向,喜欢文静,不太贪玩,也不愿多说话。我贪玩是劳逸结合,或者增长阅历。上树捣鸟窝,下田捉泥鳅,在草地翻跟斗,在操场玩游戏,捉苍蝇喂蚂蚁……经历不少童年趣事,但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做过一件“傻”事。
有一次,同伴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谈论下田捉泥鳅的趣事。而我没有下田捉过泥鳅,插不上嘴,自然说不出捉泥鳅的技巧,感到很没面子,便想经历一回。
心动不如行动,说干就干。那天中午,阳光普照,气温升高。村民在家午休。我提着小桶,顶着阳光,来到田埂上,在田里的浅水区寻找泥鳅踪迹。同伴曾说过:“热天,泥鳅会露脑袋出来透气,找水有点浑浊的地方或有新泥拱出的洞口,多半会有泥鳅,捉泥鳅要轻捉,捉黄鳝要重捉。”
田里的秧苗绿发亮,插好不到一个月,稀稀疏疏。我发现一个深脚印,水面浑浊。我挽起裤脚,撸起袖子,蹑手蹑脚下田,弯腰弓背,右手伸进浑水里,在脚印底部摸来摸去,摸到泥鳅,滑滑的,很温顺,一动不动。我的左手静静下水,移动,两手包抄,来个瓮中捉鳖,把泥鳅捧在手心,慢慢放进水桶,泥鳅在桶里蹦跳了几下,就乖乖不动了。
我走上田埂,继续寻找泥鳅的蛛丝马迹。我不禁打一个趄趔,脚步声惊动一条泥鳅,箭一般钻进秧篼里。“往哪里逃,我一定要捉住你。”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轻手轻脚下田,把秧苗移开,在浑水里摸来摸去,捉住一条。刚上田埂,却发现附近有浑水冒泡。
我又下田,双手伸进淤泥,轻轻摸索,果真遇到一个泥鳅窝。我把秧苗带泥移开,一会,就捉到好几条泥鳅。两小时后,我回到家里,母亲做了一盘香喷喷的油炸泥鳅。
吃完晚饭,我方想起移开的秧苗没有移回原位,心里忐忑不安。晚上睡觉,我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还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别人来我家闹事,我被父母狠狠教训了一顿。
翌日清晨,我去田里把移位的秧苗移回原位,把踩进淤泥的秧苗弄出来插好。一连几天,我都会光顾那些被我弄过的秧苗,看到长势良好,没有大人找上门闹事,才心安理得。
三十年后,母亲在饭桌上告诉我:“你移动秧苗的事,并非做得天衣无缝。在你去复原秧苗时,别人就知道你做的‘好事’,找上门,没有责怪你,反而夸你聪明,长大后会有出息,要我保守秘密,不要影响你的学习。”
听了母亲的叙述,我总是高兴不起来,想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俗语,心里非常惭愧,内疚了好久。
一个人总有犯错的时候,与其隐瞒,不如主动给别人认错,脸上有光彩,心里更好过。(曹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