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休息游乐的假期,而对于我们家来说,则是回老家劳动的节日。
作为农村家庭出身的我,自小便对土地有着很深的情结。小时候父母下地干活,我就在一旁看着,看他们忙碌的身影,在晨起的熹微中一点点拉长,又在暮落的霞光中慢慢回归。长大后,我也学着父母的样子,扛起锄头,拿起镰刀,把勤劳的汗水尽情地挥洒在土地上。结婚生子之后虽然身处外地,但每到“五一"假期,我就会带着爱人和孩子,再次回到那片养育我的土地,与全家人一起,共同感受劳动的艰辛和喜悦。
有次"五一"假期回去,正好赶上家里割油菜。刚一到家,父亲和我们打了声招呼就拿着镰刀出门了。母亲一边安顿我们,一边说:“今年油菜熟得早,趁着这两天天气好,赶紧把它们割完拉回来,不然油菜籽要落在地里了。”我和爱人放好行李,然后也拿起镰刀准备和母亲一起去地里。儿子在一旁兴奋着:“我也要去,我也要帮外公外婆割油菜。”就这样,我们全家人拿起农具,斗志昂扬地向油菜地走去。
到了地里,父亲已经割了一大片了,我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其中,生怕被这支劳动队伍所落下。父亲和母亲动作娴熟,走在最前面,好像那些油菜听他们的话似的,刚刚还昂首挺胸地立着,这会儿已经乖乖地躺在地头了。我和爱人紧跟其后,手中的镰刀一刻也不停歇,不一会儿,就收割了一大片。儿子也不甘示弱,左手握着油菜秆,右手挥舞着镰刀,噌的一下,一把油菜就被他收于麾下了。人多力量大,还没到中午,一块儿油菜地已经完全被我们收服了。父亲开着拖拉机,我们把一捆捆油菜装上车,然后一起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中午吃饭时,一向挑食的儿子,突然胃口大开,吃了两大碗。我笑盈盈地问他:“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很辛苦?”儿子把桌上的米粒拾到嘴边说:“是有点辛苦,但是我觉得特别有意义,特别开心。回去之后,我还要把这些都讲给我的同学们听。”看着他自豪的样子,我们大家都笑了。刚开始,我们都以为他是去凑热闹的,所以也没太在意。谁知道他不仅没有退缩,还毫无抱怨地坚持到了最后。虽然这只是偶尔一次的体验,但对于他来说,却收获了满满的喜悦和成就感。
或许,这就是劳动的意义吧!不仅把中华的传统美德一代代传承下去,还不断地激励着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共同打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从那以后,我们全家便一起约定,每年的五一都要回去过劳动节。(朱红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