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强农策】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振兴
2024-04-30 09:43:24 来源:甘肃农民报

宋圭武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没有产业的农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农民增收路子拓不宽,文化活动很难开展起来。为此,要坚持精准发力,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振兴。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振兴,要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生产要素要发挥最优效率,必须考虑要素之间的最优匹配和组合问题。从乡村来看,需要各地立足自身要素禀赋走特色发展道路,尤其要注意做好“土特产”文章。就甘肃来说,地理环境多元,气候多元,自然条件省内各地差异大,优质“土特产”品种也十分丰富。如定西的马铃薯,定西种植马铃薯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定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再还有静宁苹果、平凉红牛等等。全面做好这些“土特产”文章,既有利于发挥资源供给优势,同时市场需求空间也大,是提高农业经济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另外,做好“土特产”文章,可以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国平均每年旅游人数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在增长,其中乡村旅游约占出游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土特产”还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做好“土特产”文章,也是弘扬农耕文化的有效途径。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振兴,需注重乡村产业协调发展。一方面,应大力推进乡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放弃传统农业。中华农耕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一座农业资源的宝库,我们应利用好这个宝库中的资源。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振兴,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第一驱动,是第一生产力。一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二要进一步加强乡村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发挥好本土现有人才优势;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引智”,大力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多求所用。三要不断推进乡村产业制度创新。包括宏观管理制度、微观生产制度等,都需要在产业实践变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没有创新,制度很难有持久生命力。

我们还要注意,乡村产业发展要坚决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问题,不能弄虚作假,不能玩数字游戏。作者: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