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安定区:乡村“蝶变”向美而行
2024-03-14 11:13:49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吴维娜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吴维娜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生产生活越发便利……一幅幅“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安定大地徐徐展开。

近年来,安定区聚焦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按照“示范引领、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彰显特色”的思路,扎实推进“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宜居宜业水平大幅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2023年,全区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镇1个、省市级示范村9个,建设自然村(组)通硬化路640公里,实施46个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完成户厕改造6800座,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生态宜居 擦亮和美乡村“幸福色”

排排新居错落有致,村中道路户户连通,文化广场设备齐全……2014年开始,鲁家沟镇15个村433户农户分批搬迁到将台村,开启了新生活。

谁能想到,这里曾经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产业单一、交通不便。从基础设施提档到人居环境整治,从住房条件改善到产业发展壮大,从特色乡村建设到文明乡风培育,如今的将台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我们村通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走上了硬化路,引来了特色产业,村民就近就地就业,日子越过越红火。”谈及村里的变化,村民赵斌感触万千。

赵斌家门前有树、院落有花,一厅三室庭院四方,室内地砖光洁耀眼,卫生厕所取代旱厕,现代化厨具擦得锃亮。

“村庄是乡亲们的家园,面子里子都建好了,才能带来更多幸福感。”将台村党支部书记彭名海说。前不久,村里制定了新版村规民约,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内容写入其中。平日里还组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提升整治、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比等各类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助力提升村容村貌,涵养文明乡风。2023年,鲁家沟将台村入选省级“和美乡村”。

农文旅融合 构筑和美乡村“新引擎”

“野奢露营,烧烤撸串,穿行乡野,看梯田美景,观星河斗转,享特色民宿,感受自然之美,体验人文之韵。”这是游客在青岚山上坪村田园综合体游玩的亲身体验。

得益于青岚山乡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上坪村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把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相结合,以农兴游、以游促农,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浅山区多产业融合型乡村旅游第一村。

“合作社打造‘公司+联合社+单体社+农户联合社’发展模式,流转土地2370亩,建成日光温室13个、塑料大棚12个、苹果园11亩、蟠桃采摘园21亩,吸纳周边农户就业150人,配股分红脱贫户16户。”定西海旺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伟说。

村民杨富贵,2020年返乡入股定西海旺农业专业合作社,现在月收入4000多元。相比外出打工,他觉得在家门口工作更幸福,不仅收入增加了,还学到了技术,更能照顾好家人。

“这几年村子的变化太大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也越来越好,文旅活动越办越精彩,游客来村里‘有看头、有玩头、有体验’。”上坪村的变化让党支部书记史国倍感自豪。

带给游客更好体验,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眼下董伟思考的问题。“冰雪奇缘”“健康骑行”“野外拓展”“篝火晚会”等精彩纷呈、推陈出新的系列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2023年,青岚山乡田园综合体累计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万元。

产业兴旺 奏响和美乡村“奋进曲”

春回大地,农事渐忙。香泉镇种薯产业园的智能联栋温室内,工人们忙着铺苗床,搬种薯,为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做准备。

陈家屲村是香泉镇的易地搬迁移民安置点,为了确保当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陈家屲村坚持因地制宜,形成以马铃薯种薯繁育、畜牧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加快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村建成联动温室2座、塑料大棚30座,牛羊存栏量6900余头 (只)。

从吃水难和行路不便的山区搬迁到这里,鲜少军一家住进了敞亮房,生活有了新模样。鲜少军在菜库务工,妻子袁万花在产业园当起了上班族,一年下来收入可观,村里人羡慕不已,鲜少军心里也乐开了花。

产业强起来,日子甜起来。为了让产业发挥更大效益,陈家屲村因势利导、科学规划,发展村集体经济,引导农户规模化、集约化种植马铃薯,全村持续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今年,我们流转土地600亩,建设高标准水肥一体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推广培育新品种,种植高品质的原种,带动更多农户增收。”陈家屲村党支部书记马进说。

“下一步,安定区将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稳步推进发展类村庄规划、示范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八改’工程,完善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统筹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奎表示。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