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白龙江畔“钓”起一番春色
2024-02-27 15:51:18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成军 马雪娟 文/图

一场倒春寒,让北方的春天寒风瑟瑟。然而,陇南的春天早已绿茵葱葱,繁花似锦。

沿着国道212线蜿蜒曲折,穿过两山之间的垭口,突然眼前一片金黄。这里就是甘肃春天来得最早的地方,陇南文县白龙江畔。

坐上渔船缓缓漂荡在白龙江上,我们像一群钓者,用期待的目光甩出渔线、抛下钓钩,企图“钓”起最渴望的那一抹春色。

从彼岸到此岸,眼前的那一片金黄便是对希冀的回报,瞬间填满了心间。拾级而上,深入花田,错落有致的层次、沁人心脾的花香与碧水蓝天,调和成了一幅明艳动人的画卷,奏响了春天的第一个音符。

俯下身仔细观察,茁壮翠绿的茎秆,只在头顶生出几朵小小的黄色小花。单单这一株黄是绝不会引人入胜的,要株株相连,熙熙攘攘,连成一片又一片,像是大地的一块块绒毯,再点缀上一座座高山和灰白相间的民居,便形成了大自然赐给人类最美的画卷。

忽然之间,耳边传来独特的戏曲旋律,声音时而高亢、时而委婉、时而明朗……原来,古村落的戏台上,正在上演玉垒花灯戏。

戏台上的生、旦、净、丑角色穿着色彩艳丽的服饰载歌载舞,台下的群众听得如痴如醉,时而伴随着旋律摇头,时而轻声附和。

当地老人介绍,玉垒花灯戏,最早约出现在明末清初年间,主要流传于文县玉垒乡和碧口镇。在表演形式上借鉴了秦腔、川剧的特点,音乐唱腔上吸取了陇南民歌、小曲音乐等特点,使花灯戏从最初的秧歌剧中脱胎而出,生、旦、净、丑角色齐全,成为一种较大型的戏曲剧种。每年正月,四邻八乡的群众和过往商客便云集于此,观看“花灯戏”的表演。

白龙江、油菜花、花灯戏……就是这样的春天,来得热烈、饱满、及时,让人欣喜若狂。


责任编辑:程晓晶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