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跟房子是不一样的,家里边有很多的气味,有人的温度,我们现在以为房子就是家,我妈跟我说,家一定要有气味的,气味里面是有一种温度的,但有些房子即使华丽,其实是冷的。用钱,没有办法买到一个家。”这是蒋勋的《我的陋室》里的一段话。
一餐一饭皆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烟火气,是人间绵长的滋味,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日常,是历经沧桑后,徜徉田园的云淡风轻。炊烟袅袅温暖了清浅时光的脚步,柴米油盐调剂了平淡生活的滋味。
上小学之前,我家住在筒子楼里,每到晚饭时间,楼道里各家门口的灶台前,大人们就会忙活着做饭。那时候我特别喜欢吃的是父亲蒸的馒头,打开锅盖的那一刻,热气腾腾的面香就弥漫了整个的楼道,隔壁的胡家叔叔这时候总会走过来,看一眼刚刚起锅的馒头,羡慕地说,“这馒头蒸得好哦,白白胖胖的。” 父亲便会心领神会地给胡家叔叔拿走几个,他们家的哥哥也爱吃这大馒头。接着,就会听到胡叔叔炒鸡蛋的声音,我知道晚上的餐桌上又会多一道菜了。
那些年黄昏楼道里锅碗瓢盆的声音,大人们的聊天声音,弥漫在楼道里的饭菜香,还有飘进屋子里的柴米油盐味,一直是我对小时候那个家的记忆。
一餐一饭暖四季,结婚二十多年,先生不加班的时候,都会做些东北菜,锅包肉、炖豆角、煲鸡汤,然后配上二两白酒,小酌一杯,一天的劳碌似乎就烟消云散了。一餐一食,餐桌上细碎地闲聊,恬淡时光里的岁月静好,不就在这每日琐碎而日常的生活里吗?
王阳明说:“好好吃饭,是人生的修行。” 有一个素手煮羹汤的人,有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家,是寻常,也是尘世里安稳的幸福吧。
儿子在南方工作,安顿好一切后,就去了菜市场,他发来图片:煎牛排、炖羊汤、炒地三鲜,有模有样,他真的是一个人也在好好吃饭。年轻人的生活,在忙忙碌碌中充实;日子,在粗茶淡饭中生香。他长大了,他在那个城市安了家。
家,是要有烟火气的,不管做的饭是否好吃,是否精美,都是家的味道。餐桌上的一碗汤会安抚一天的疲劳。饭桌有香,心中有爱,平凡的日子也会生机勃勃。
岁月有百味,人间需烟火。房间里的烟火味,才是家的温度……(简拾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