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沛杰 文/图
近日,走进位于庄浪县南湖镇高庄村的庄浪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园区内厂房林立。在新建成的育苗智能温室里,蝴蝶兰幼苗长势喜人,园区工人张变弟正给幼苗浇水、打药,进行精细化管护。截至目前,温室内所有蝴蝶兰已全部与县内商户签订销售协议,预计收入20万元左右。
新建成的育苗智能温室里。
“这个园区建成以来,我一直在这里务工,离家也近,能照顾上家庭,收入也好,一个月能收入3000元。”园区工人张变弟说。
示范园地处于庄浪县南湖镇,该镇坚持“镇级指导、村级主导、因地制宜、示范带动”的原则,大力培育扶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主体,将多个行政村的资金、土地、人才进行整合,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资源集聚效应实现联农带农,不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全镇16个村通过种植玉米、西葫芦、马铃薯、西兰花等高价值作物2800多亩,预计全镇年经营性收入村均达到10万元以上。”南湖镇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郑喜平说。
蝴蝶兰花卉。
水洛镇二李村位于县城近郊,坐落在山腰开阔处,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生猪养殖业久负盛名。今年二李村整合县上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先后投资350万元,新建村级标准化养猪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村集体经济。
“下一步我村将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全村生猪饲养大户7户,可解决就业8人,实现人均增收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30万元以上。”庄浪县水洛镇二李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志宏说。
为推进村级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庄浪县立足实际,坚持全面推行“一村一策”产业项目建设,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强大动力。
近年来,庄浪县以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主攻方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依托县内各村现有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深挖优势和潜力,突出实践特色,科学确定发展模式,“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多元发展,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壮大集体经济,护航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庄浪累计整合各类扶持资金1.162亿元,扶持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项目121个,通过跨村联建打造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蔬菜产业园、食用菌产业园、宫灯产业园等经济实体,有效推进了村级集体经济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庄浪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副主任张福到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