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立足乡村谋发展 做好振兴大文章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让二十大领航乡村振兴路
2023-12-14 10:45:39 来源:甘肃农民网

玉门市黄闸湾镇人民政府 柴华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到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要打好产业根基。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当前无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需要产业发展再提速、质量再提升,只有产业兴旺了,乡村振兴才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保障。一直以来,农村给人的印象就是“春种秋收”“面朝黄土背朝天”,传统农业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而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玉门市黄闸湾镇紧紧围绕高原夏菜基地、万亩制种基地、畜牧养殖基地,农旅融合大景区的“三基地一景区”发展方针,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推进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变为提质导向,立足特色产业和区位优势,精准发力,不断提升乡村自我造血能力,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要强化人才支撑。“治国安邦,人才为先”。人才是发展第一资源,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振兴。一方面,要在人才引进上创新思维,搭建舞台“筑巢引凤”,因地制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量身打造人才“引进清单”,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另一方面,要“因材施教”育人才,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乡村人才成长的需求,必须结合不同人才的特点、性格以及岗位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不断优化培训方式方法,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计划,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不断健全完善相应的育才机制体制,为人才搭建“施展拳脚”的平台,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要厚植文化力量。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一方面,黄闸湾镇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现代文化创意设计表现乡村传统文化,将本地特色传统文化加以引导融入文旅发展当中,修建了屯垦戍边展览馆,通过大力宣传和组织学习,不断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其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道德“红黑榜”,邀请农户共同制定村规民约,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要建设生态宜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闸湾镇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考虑镇村发展整体布局,推动农房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同步推进,着力打造“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的乡村振兴示范点。严格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深化农村“三大革命”,严格落实环境卫生治理,河湖长制、林长制各项工作制度,及时整治河湖四乱,严禁烧荒焚烧秸秆,新植防风林带,谋划实施湿地生态保护及综合利用项目,持续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唯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美家园。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要突出组织引领。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就需要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主心骨”作用。要通过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基层组织和优秀的党组织带头人,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动员群众创业致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尤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应当响应时代召唤,运用自身学识,让乡村变得兴、富、强,使得基层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文为“二十大领航振兴路”主题征文活动一等奖作品)


责任编辑:程晓晶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