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马丽丽 司磊 文/图
初冬时节,走进静宁县余湾乡王坪村的果业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中心,可以直观地在“慧种田”智能应用App上看到果园的生产场景,该系统基于果树种植数字化地图管理系统建设,让种植、施肥、打药、采收等环节均可以通过数字地图实现远程指挥与管理,实现了经营管理标准化与数字化,可以更好指导果农对果园精准精细科学管理,是苹果生产中重要的“千里眼”和“听诊器”。
“慧种田”智能应用App上看到果园的生产场景。
近年来,静宁县聚焦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和标准化管理,通过保面积、稳规模、强服务、延链条等举措,全力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延链增效。该县余湾乡更是加强科技管园举措,为全县苹果产业发展闯出了一条智慧化的路子。
“余湾乡今年建成了数字果业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年初为全乡1613户农户安装了‘慧种田’智能应用APP。农户通过手机终端可以实时查看自己果园,并且定期为农户提供气象、土壤、病虫害防护以及果园管理、产品销售等信息服务。”余湾乡副乡长雷斌娥介绍说。
果农在剪枝。
余湾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生产的苹果色泽艳丽、果面光洁、质脆味浓。随着余湾乡富硒有机苹果知名度不断提高,前来采摘、购买的消费者逐渐增多,许多苹果还未下树就被预订一空。为了更好地将优质苹果销往外地,余湾乡依托电子商务进村项目,建成余湾乡电子商务站,积极探索“党建+特色产业+电商融合”发展路子,真正让苹果产业成为余湾乡果农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雷斌娥介绍,在苹果销售环节,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方式,可以全方位扩大余湾苹果的影响力,让余湾苹果搭上电商快车,以新业态发展带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余湾乡果园面积2.7万亩,苹果种植面积占全乡耕地面积的96%以上。2023全乡果品产量5.87万吨,实现产值2.94亿元,户均果品收入7万元。全乡建成了10000亩富硒有机苹果生产基地,目前认定了10000亩绿色苹果生产基地和3000亩有机苹果生产基地;2023年重点建成胡同村2000亩节水灌溉、水肥一体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点、王坪张沟村2处高标准的苹果提质增效管理示范点和王坪村1处500亩的矮砧密植有机苹果示范园,苹果产业地位持续巩固,成为群众增收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