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苏转转 刘建明 文/图
近日,经过层层检疫检查、防疫消毒,首批平凉红牛在庄浪县占地84亩的赵墩乡平凉红牛养殖小区“安家落户”。在崭新敞亮的标准化牛舍里,一头头毛色发亮、身强体壮的牛儿时不时传来清亮的牛哞声,好似诉说着它们入住“新家”的喜悦。
养殖户在给牛添草料。
陈海林是赵墩乡红牛养殖小区的负责人,他正按照饲料配方,科学地配备草料,观察健康状况,对于这批牛儿们的后续养殖工作,他信心满满。他告诉记者,目前饲养的红牛已经戴上了耳标,配备了“身份证”,以后他还要在农场安装AI智能摄像头、环境传感器等电子设备,通过智能化手段了解牛舍中的各种情况。
“我们养牛场现在有标准化牛棚15个,并配齐了拌料场、草料场、晾粪场等设施。最近新引进了平凉红牛三棚,600多头。这一头牛大概能卖1万多元,整体下来经济效益也比较好。”陈海林自豪地说。
养殖基地。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赵墩乡借力全县肉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机遇,依托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培育养殖大户为重点,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方法,推动肉牛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将持续延链补链,组织农户与养殖基地签订饲草玉米收购协议,加大畜果肥循环利用,将养殖基地产生的粪污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用于官道村860亩苹果园的有机肥料,延伸产业链条,为群众开辟增收致富新路径。
今年,庄浪县按照党支部组织协调,合作社联农带农,养殖户自力生产的发展模式,带动全乡现有的五个养牛场,1075户养牛大户,不断扩大饲养量,年内牛存栏量预计达到6496头以上,出栏量达到2200头以上,年内实现创收46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