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赵彦林 朱昊娜 文/图
近日,走进庄浪县卧龙镇杨魏村牛场,3栋标准化牛舍排列整齐有序,几百头膘肥体壮、毛色红亮的平凉红牛悠然踱步……
马立强是这个牛场的负责人,前些年,在了解了平凉红牛产业发展优势以及政府扶持政策后,他毅然承包了养牛场,并牵头成立了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
标准化牛舍。
近几年,依托县上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马立强的牛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牛场占地面积56亩,建有标准化牛舍3栋1.4万平方米,干草料棚1000平方米,青贮池3座,三级化粪池1座,同时还配套有TMR拌料机、撒料车、铲车等机械化设备。
“我场采取自繁自育、滚动发展、寄养代繁的饲养模式,培育肉用性能更加突出、体格大、毛色红、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的优质平凉红牛。目前,我场牛只存栏736头,其中平凉红牛基础母牛360头,育肥牛221头,犊牛155头,预计年内产犊270头以上。”马立强说。
近年来,庄浪县紧盯肉牛产业,积极探索平凉红牛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肉牛养殖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牛产业呈现出强力推进的势头。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群众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庄浪县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全县肉牛产业规模化、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截至2022年年底,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4.9万头,出栏4.1万头,牛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